据That Park Place报道,援引接近索尼的消息人士透露,PlayStation内部正在讨论一项重大的战略调整,可能导致其独占游戏阵容的焦点发生转变。

消息称,顽皮狗(Naughty Dog)的 《星际:异端先知》(Intergalactic: The Heretic Prophet)和 Sucker Punch 的 《羊蹄山之魂》(Ghost of Yotei)被视为索尼旗下西方开发者在现有方向上交付大型独占作品的“最后机会”。

该消息人士声称,如果上述两款游戏未能达到预期,索尼可能会“全面聚焦日本开发者,转而回归传统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

据悉,索尼此举的动机之一是受到了亚洲游戏市场的巨大成功影响。他们正在以中国发行的《原神》、《黑神话:悟空》和《鸣潮》等游戏的全球主导地位为理由,推动进行战略转型。

这一传闻与业界日益增长的猜测相符:索尼日本(Sony Japan)正在重新获得对 PlayStation长期创意战略的控制权,以抗衡西方工作室日益高昂的制作成本和在更广泛受众中吸引力下降的问题。

尽管近期有主要游戏媒体声称《羊蹄山之魂》在发售24小时内售出130万份,但That Park Place指出,这一数字来自一个未经核实的“内幕人士”推文,索尼和Sucker Punch均未证实。

然而,That Park Place的内部消息源却描绘了截然不同的内部情况:

消息人士称,由于游戏早期销量低于预期,索尼日本已放缓了对《羊蹄山之魂》的广告投入,减少了营销预算。

索尼领导层的决定被描述为一项成本控制措施,因为他们“不希望在一款显示回报率下降的游戏上亏损”。

公开数据似乎支持这一说法:《羊蹄山之魂》的广告投放明显放缓,PlayStation的社群媒体动态也趋于平静,且该游戏在Twitch上的观看量自发布以来急剧下降。这表明该作的表现可能远不如外界最初所相信的那样乐观。

近年来,索尼旗下的主要西方工作室,如顽皮狗、Sucker Punch、Bend和Guerrilla,普遍面临着漫长的开发周期、不断膨胀的预算以及两极分化的粉丝反馈等问题。

《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尽管技术卓越,但仍存在争议;《地平线:西之绝境》的商业表现未达预期;而《羊蹄山之魂》在产生不一致的口碑后,又因前开发人员的争议言论引发了内部担忧。

此外,如圣莫尼卡(Santa Monica)和Insomniac Games等其他西方工作室,也因与具有争议的叙事顾问团队Sweet Baby Inc. 的合作而声誉受损。批评者指控该公司的介入将意识形态的叙事优先级引入游戏,疏远了受众。

与此同时,亚洲的中小型工作室,如中国的米哈游(miHoYo)、游戏科学(Game Science)和库洛游戏(Kuro Games),则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推出了国际爆款。

如果索尼高管确实认为亚洲正在塑造行业的下一个时代,那么这次传闻中的转变可能标志着 PlayStation回归其文化根基——强调传统的英雄原型、角色驱动的叙事,并减少对具有政治色彩的叙事的依赖。

PlayStation 近期的 State of Play 直播节目中,对日式游戏和动漫风格内容的关注有所增加。

索尼已悄然加强与光荣特库摩(Koei Tecmo)和史克威尔艾尼克斯(Square Enix)等日本合作伙伴的投资与协作。

内部领导层变动中,索尼日本工作室(Sony Japan Studio)的成员们对咨询角色的影响力有所增大。

尽管索尼尚未证实或否认这一报道,但《羊蹄山之魂》广告减少、玩家参与度下降以及对亚洲市场的日益重视等可观察到的趋势,都与PlayStation品牌可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的推测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