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商业新闻回顾
《本周商业》是我们的每周总结栏目,汇集了近期报道的统计数据和引用的观点,夹杂一些个人观点(有时候多于一点点),旨在揭示行业的各种趋势。每个星期五,都会带来新一期内容,敬请关注!
行业大佬关注“非本土企业”对游戏行业的影响
在上周于西雅图举办的GamesIndustry.biz投资峰会中,前PlayStation高管Shawn Layden提到,“非本土企业的进入”成为他关于未来游戏行业的三大担忧之一,他戏称这些公司为“门口的野蛮人”。
如果你感兴趣,另外两个担忧分别是公司整合对创意的影响,以及不断上涨的运营成本。今天,我们重点探讨“非本土企业”,他们是谁?在游戏领域又在做什么?又会以何种方式扰乱现有格局?
非本土企业的代表——由Layden点名的四大候选
为了明确这个问题,Layden在现场提到了四个主要的潜在“入侵者”。
引用
“目前,我们看到所有的大玩家都在说,哦,游戏?每年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我想分一杯羹。于是,谷歌、奈飞、苹果和亚马逊都开始试图渗入,试图打破我们行业的格局”—— Shawn Layden列举了这些对行业抱有巨大野心的公司。
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些什么?
这四家公司中,有两个是移动平台巨头,一个是几乎涉足各行各业的零售巨头,另一个则是去年被迪士尼超越的第二大视频流媒体服务。这些“非本土”企业的游戏业务究竟如何?让我们一探究竟。
谷歌:云游戏的“非本土”尝试与挫折

谷歌的云游戏平台“Stadia”
作为“非本土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谷歌在进入传统游戏市场方面遭遇了巨大挫折,原因在于其云游戏服务“Stadia”的失败。
2019年,谷歌高调宣布推出Stadia(当时我们仍记得在GDC上,谷歌将Stadia手柄与同期其他创新产品一同展出,最终都未能成功:Dreamcast、Nintendo的Power Glove、以及ATARI 2600的《E.T. 外星人》),试图将其云游戏平台打造为一个独立的平台。
引用
“下一代游戏不在盒子里”——谷歌前副总裁兼总经理Phil Harrison在盛大发布会上这样宣称,强调Stadia的未来发展潜力。
“这是行业发展的一种根本性、我坚信不可避免、单向的趋势”——Harrison第二天向GamesIndustry.biz表示,预示着主机时代的终结,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发展历程与遗留问题
实际上,Stadia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就宣告失败。其从2019年11月19日上线到2022年9月29日宣布关闭,共计1450天。公司曾试图将技术转型,作为“沉浸式云游戏”品牌向开发商出售,但至今未见明显成果。
虽然服务本身未能成功,但谷歌通过这场试水,招募了一批游戏人才,例如邀请了EA和育碧的老兵Jade Raymond领导内部工作室——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遗憾的是,该工作室在公司关闭不久后也宣告结束。
收购与后续发展
此外,谷歌曾在2019年收购了Typhoon Studios(《勇敢的心:荒野之心》开发商),意图打造未来的STADIA专属游戏。但在工作室关闭后,这些游戏资产被转卖或重塑,显示出谷歌短期内对自主研发游戏的意愿有限。
苹果:似乎远离游戏行业的巨头

苹果的游戏战略
或许有人会问,苹果在游戏行业扮演什么角色?毕竟,苹果这两年来一直专注于计算机、智能设备、音乐等领域。与传统游戏产业相比,苹果似乎还相距甚远。然而,苹果通过iPhone和App Store,早已对游戏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赢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常见问题解答(FAQ)
Q: 非本土企业为何会对游戏行业构成威胁?
A: 非本土企业带来了新的资本和技术,加上不同的商业模式,有可能颠覆现有的市场格局,带来竞争压力,甚至影响游戏的创新方向和生态系统。
Q: 谷歌的Stadia失败意味着云游戏行业前景暗淡吗?
A: 不一定。虽然Stadia未能成功,但云游戏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仍有巨大潜力。其他公司如微软、亚马逊等,仍在积极布局,有望推动行业发展。
未来,游戏行业或将迎来更多非传统巨头的加入,这些“外来者”是否能改变现有格局?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游戏产业的增长历程与苹果的角色
在西雅图与我们进行炉边聊天时,Layden提到,音乐产业在苹果改变市场认知后不可逆转地被颠覆。当时,苹果让大家相信每首歌99美分是一个好主意,促使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样地,苹果允许开发者以99美分出售手机游戏,引发了一场“底线竞赛”,导致移动市场逐渐偏向免费游戏(Free-to-Play),而在iOS平台上销售高端付费游戏变得极其困难。
智能手机崛起与移动游戏市场的爆炸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免费游戏障碍的打破,移动游戏成为行业中最大的板块,每年占据全球游戏收入的一半。在苹果和App Store出现之前,手机游戏市场的规模仅为今天的零头。
根据调研,2005年美国移动市场价值为56亿美元(Juniper Research报道)*(图片:移动市场统计图)*,而同期美国的主机和PC游戏支出达到105亿美元(NPD数据,创纪录年)*(图片:游戏支出比较图)*。时光飞逝17年后……
根据Newzoo的数据,2022年全球移动游戏收入达到929亿美元*(图片:全球移动游戏收入增长)*,而PC及主机的总收入为900亿美元*(图片:PC与主机收入对比)*。
移动游戏的崛起带来的收益与苹果的角色
游戏开发者自然从中获益,App Store自2008年上线以来,开发者在各类别的收入总额已超过2600亿美元。其中,视频游戏的收入占比超过一半。苹果每次销售或应用内交易抽取30%的分成,游戏行业的繁荣也帮助苹果成为全球市值首破3万亿美元的公司之一。
令人兴趣截然不同的是,尽管游戏在推动App Store收入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苹果对游戏的兴趣依然有限。
苹果在AR/VR设备上对游戏的态度
在今年的苹果Vision Pro发布会上,未提及针对AR/VR设备开发游戏。虽然设备将支持游戏手柄,苹果也展示了用PS5 DualSense手柄在虚拟浮动屏幕上玩NBA 2K的场景,但这是关于新设备游戏内容的全部信息,显示苹果对游戏的关注并不多。
苹果对游戏内容的审查与政策
早在2018年,Id软件联合创始人John Carmack就曾反思他与苹果的关系,表示“史蒂夫(乔布斯,苹果CEO)对游戏看法不高,总是希望它们在平台上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大。”
苹果在内容审查上也与其他娱乐和艺术形式不同。如苹果曾将讽刺性游戏《Phone Story》——一款揭示智能手机生产背后人类及环境代价的游戏,从App Store下架,体现其在内容审查上的严格标准。
苹果开发者指南曾在2010年指出:“如果你想批评某个宗教,可以写本书;如果要描述性行为,可以写书、歌曲或开发医疗应用。内容越界可能会被拒绝。” 这表明苹果对某些内容设有限制,并不完全支持自由表达。
全球监管环境与苹果的市场限制
英国竞争监管机构目前正调查苹果限制云游戏服务的措施是否应被解除。而美国政府也担心苹果和谷歌阻碍了移动行业的创新,试图推动市场的开放与公平竞争。
苹果为何有限度地涉足游戏市场?
考虑到苹果已在当前生态中获得巨大成功,作为中介角色位于市场链中,其持续获益,似乎没有必要主动投入到一个可能引起争议或开发竞争的行业中。
新兴势力:Netflix进军游戏界

Netflix或许是Layden列举的企业中最为黑马的公司。虽然规模比不上亚马逊、谷歌或苹果,但Netflix目前显然更专注于在游戏行业发力,试图成为行业中的新势力。
自2021年9月以来,Netflix已收购或成立了包括Night School Studio、Next Games、Boss Fight Entertainment、Spry Fox在内的六个游戏开发工作室,此外还在芬兰和南加州设有内部团队。
公司还计划通过与外部开发商合作,进一步扩展游戏阵容,包括与利物浦的Ripstone合作打造以Netflix IP《女王的棋局》为题材的游戏,以及由超级邪恶公司(Super Evil Megacorp)开发的《Vainglory》的独占作品、《刺客信条》的移动版衍生游戏,甚至可能推出《纪念碑谷》续集。
目前,Netflix的策略主要是将手机游戏加入到其现有的订阅服务中,虽然方式略显笨拙,但它正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游戏内容布局。
常见问答(FAQ)
Q:苹果公司对游戏的未来规划是怎样的?
苹果目前对游戏市场保持较为保守的态度,虽然支持AR/VR设备,但并未频繁推出游戏内容。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提供平台,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盈利,而非深入介入游戏开发的前线。Q:Netflix在游戏行业的具体战略是什么?
Netflix主要通过收购和合作,快速建立自己的游戏开发阵容,计划将游戏作为其订阅服务的重要补充,不断丰富内容,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逐步在游戏市场占据一席之地。Netflix游戏新动向:布局云端与多平台
在使用Netflix应用时,用户会被引导至应用商店,免费下载安装Netflix品牌的游戏版本,而无需额外付费。
公司计划:从移动到多平台的拓展
不过,近期有两份报告显示,Netflix正积极筹备将这些游戏引入其他平台。具体而言,该公司日前推出了一款适用于iOS的游戏手柄应用,并在几天后开启了一项有限的云游戏平台测试。
CEO的明确表态:谨慎推动云游戏
Netflix的外部游戏副总裁Leanne Loombe在今年早些时候对GamesIndustry.biz表示:“我们相信云游戏可以让我们方便用户在任何屏幕上玩游戏……但我们希望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充分的慎重和学习。就像我们做移动端游戏一样,我们会逐步推进,逐步探索。” 她强调,远比谷歌更为谨慎地进入游戏市场。
未来愿景:超越移动游戏的野心
尽管Netflix目前在游戏领域的尝试仍显谨慎,但公司已表达出在行业内的雄心,包括早些时候聘请长期开发《光环》的Joseph Staten,领导一款全新的AAA多人游戏项目。
Netflix对产业的潜在影响
根据Statista的数据,截至最近一个季度,Netflix的订阅用户数量已达239.39百万。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及亿万设备的覆盖,Netflix有潜力成为移动游戏领域的重要玩家。然而,截至目前,只有1%的订阅用户在第一年下载了Netflix的游戏,显示这一市场的成长尚需时间。
此外,在目前积极探索的四个非本土游戏公司中,Netflix的核心业务相对不够稳固。谷歌和苹果拥有庞大的移动生态系统及多元化业务支撑,即使其游戏尝试失败也有较强的保障。相比之下,Netflix的游戏业务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仍需观察,尤其是在迪士尼、派拉蒙等竞争对手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Netflix的主要流媒体业务遇到挑战,其游戏发展也可能受到影响。
主要竞争者:亚马逊

亚马逊在游戏行业的布局
作为非本土企业中曝光度较高的公司之一,亚马逊多年来一直涉足游戏行业。其包括拥有专注于游戏的流媒体平台Twitch、自研的Crytek技术基础的Lumberyard引擎,以及支撑多个线上游戏的亚马逊云服务(AWS)。
这些业务一直稳步发展(尽管亚马逊似乎对Twitch的盈利压力逐渐显现,并在Lumberyard的发展上遇到困难),但其在游戏开发和制作方面的表现却不够稳定。
游戏开发与发行情况
自2010年以来,亚马逊开始发行游戏,最初是面向其火焰平板设备的Amazon Appstore。自2019年推出基于《极速狂飙》的独家内容《The Grand Tour》后,亚马逊试图拓展传统游戏平台。
据统计,亚马逊目前拥有4个开发工作室,包括Relentless Studios(前身为亚马逊游戏工作室西雅图)以及在欧文、圣地亚哥和蒙特利尔的内部工作室。
虽然公司已具备生产多款高质量游戏的基础,但迄今为止许多游戏项目未能顺利完成。自2017年以来,已取消的游戏包括《Nova》、《Intensity》、《Breakaway》、《Crucible》以及未公布名称的《魔戒》大型多人在线游戏。
此外,自2017年以来,亚马逊仅发布了两款自主开发的游戏:基于《极速狂飙》的《The Grand Tour》和《新世界》。公司一直以打造大型多人在线体验为主要方向,虽然这对经验丰富的开发团队而言也是一大挑战,但到目前为止,《新世界》的表现似乎比过去的项目更为成功。未来,亚马逊计划再次打造一款《魔戒》主题的MMORPG。
公司也积极通过合作发行其他开发商的作品来丰富其游戏阵容。例如,《失落的宝藏》(Lost Ark)于3月突破两千万玩家,《蓝色协议》(Blue Protocol)、《王座与自由》(Throne and Liberty),以及最受关注的《古墓奇兵》新作都在其发行计划之中。
亚马逊的游戏战略
在成为CEO之前,Andy Jassy曾多次公开表示对公司游戏业务的看法,包括对游戏项目取消和Lumberyard引擎问题的淡化。他提到,随着《新世界》的成功推出,亚马逊在游戏领域的布局还在不断推进。
常见问题解答(FAQ)
Q: Netflix未来是否会推出更多的云游戏内容?
根据公司高层的表态,Netflix正在谨慎推进云游戏业务,预计未来会逐步推出更多内容,但仍在学习和探索阶段,尚无明确的时间表。Q: 亚马逊是否计划扩大其游戏开发团队或推出更多自研游戏?
是的,亚马逊一直在扩展其开发团队,目前拥有多个工作室,并计划发布更多由内部开发人员制作的高质量游戏,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亚马逊游戏业务:潜力巨大但尚在探索阶段
据报道,游戏可能成为亚马逊最大的娱乐类别,甚至有望超越音乐和视频点播的市场份额。
引用 “有些企业在第一年就起飞,而另一些则需要多年时间。虽然我们在AGS(亚马逊游戏工作室)尚未持续取得成功,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会成功。”—亚马逊内部一封Jassy发给游戏开发团队的邮件中如此表示。
公司领导的信心
另有一位领导人表示,“终究,我们的成功会被大家评判。”——亚马逊游戏部门负责人兼知名游戏业界资深人士Christoph Hartmann在2021年接受GamesIndustry.biz采访时表达了类似的信心。
投入巨大,面临挑战
然而,无论是资金、时间还是信心,任何企业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都有限度。据悉,亚马逊每年在游戏业务上的投入接近5亿美元。
按照这些报道,资金投入并未包括Twitch或Luna两个平台,但也涵盖了亚马逊在Lumberyard引擎方面的努力。实际上,有报告指出,Lumberyard引擎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亚马逊放弃了诸如Breakaway等项目。
Lumberyard引擎:尝试与困境
2016年推出的Lumberyard引擎基于Crytek的CryEngine,主要面向AAA级的PC及主机游戏开发。尽管没有订阅费或版权费,甚至在2021年宣布开源,亚马逊依然难以说服外部开发者采用这项技术。从目前情况看,亚马逊想要在Unreal和Unity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努力可能已经落空。
云游戏:未来可期但尚需时日
虽然云游戏平台Luna有可能迎来爆发,但考虑到目前只在英国、德国和加拿大上线,距离真正评判其影响还需要时间。看来,亚马逊在游戏领域依然处于观望阶段,等待时机成熟再作布局。

行业巨头:腾讯与字节跳动的布局
腾讯的深度布局
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视频游戏投资者之一,已在行业中投入巨大。公司拥有Funcom、Riot Games、Sharkmob、Sumo Group和Leyou(旗下拥有Splash Damage、Digital Extremes和Athlon Games)等多家知名游戏企业,还持有多家公司的多数股权,包括Turtle Rock Studios、Inflexion Games、Techland、Tequila Works、Fulqrum Publishing、Klei Entertainment、Yager Development、Fatshark和Miniclip,股份比例从4%到84%不等。此外,腾讯还在Epic Games、Ubisoft以及FromSoftware等国际巨头中持有股份。
新进者的崛起
尽管如此,腾讯在自研游戏方面尚显新手,但其正努力通过Lightspeed Studios和TiMi Studios等机构引入顶尖人才,打造面向西方市场的AAA级作品。时间会揭晓这些努力是否能带来突破。
字节跳动的入局
作为TikTok的拥有者,字节跳动近年来也开始涉足游戏行业,成立了Nuverse发行公司。该公司不仅推出了广受欢迎的《Marvel Snap》,还将其作为公司发力的六大支柱之一。在互动娱乐方面,TikTok也在探索如何将互动游戏融入平台,为其生态注入新活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字节跳动近年来也经历了一系列裁员和调整。
行业格局的变迁:从非端海到主流巨头
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游戏产业的传统主角——索尼、微软和任天堂,实际上都曾经是非端企业。索尼在打造PlayStation之前,已是电子消费品巨头;微软在推出Xbox之前,也是一家主要的软件公司;而任天堂则在几十年前就开始生产花札卡牌。行业内部人士Layden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索尼能够成功推出PlayStation,关键在于引入了大量成熟的开发合作伙伴,如Namco、Square、EA和动视等。这些合作使得索尼的游戏平台得以快速崛起,验证了行业的多样化和合作的重要性。
常见问答(FAQ)
Q: 亚马逊的游戏引擎Lumberyard未来会有转机吗?
A: 目前来看,Lumberyard的局限性已经制约了其发展,亚马逊也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技术和平台。未来平台是否会获得重大更新或转型,仍有待观察。
Q: 亚马逊是否会成为游戏行业的新巨头?
A: 尽管投入巨大且潜力无限,但亚马逊在短期内要全面超越现有行业领导者还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来看,它仍处于“观察与布局”阶段,未来能否崛起仍需时间验证。
游戏行业最新动态回顾
非本土游戏厂商的崛起尚不足以掀起大波
那些非本土的游戏公司虽然名字没有大幅曝光,但他们依然在逐渐建立起知名度。尽管存在一些缺陷,早期推出时,Stadia拥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游戏阵容,甚至成为发布《赛博朋克2077》时少数几乎没有技术问题的平台之一。Netflix也推出了备受好评的独立游戏,如《Oxenfree》和《纪念碑谷》,而亚马逊则在筹备下一款《古墓丽影》和另一款《指环王》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品牌知名度不足并不是他们最大的障碍,关键在于吸引并留住优质人才,以及打造合理的商业模式。
产业动荡下的可能变革
究竟这些新兴企业能否突破现有局限,带来行业的重大变革?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许未来能否实现还未可知。不管怎样,Layden相信行业内人才依然充盈,有足够的力量让传统游戏开发商保持优势,超越那些资金雄厚但经验不足的新人。
“我希望游戏行业能够成为第一个自己打破自己格局的行业,不需要谷歌或亚马逊来完全翻转局面。我们应该具备预见变化的智慧,为此做好准备。”
本周重点新闻回顾
《星际未知》发布火爆,创下 Bethesda 历史新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正式发售第二天(提前一周的付费提前体验除外),已有超过六百万玩家参与其中,这也使它成为Bethesda发行过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如果没有Xbox的支持,《星际未知》可能不会如此有争议。”——本周专栏作者Rob Fahey反思了这款游戏在发布日期前后所引发的各种争议和不切实际的期待。
2025年E3有望回归洛杉矶会议中心
随着ESA与ReedPop合作终止,2025年E3有望重返洛杉矶会议中心。虽然ESA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场馆举办2024年的展会,但目前尚无官方确认。
“我们没有硬性限制每个品牌只能推出一款游戏,但我们会专注于确保每款作品的质量。”——孩之宝(Hasbro Gaming)总裁Cynthia Williams谈及公司与游戏开发商合作的策略,特别是在《博德之门3》和《大富翁Go》取得成功之后。
独立开发者的坚持:从零到成就
“当你作为游戏开发者刚起步时,总想创造一款完美、几乎具备所有功能的第一款作品。”——团队爬虫(Reptile)创始人Tim Remmers谈到开发《Bomb Rush Cyberfunk》的漫长旅程。
电子艺界的未来:足球系列无需FIFA也能壮大
“未来五年,《EA Sports FC》有望实现翻番,而我们无需投入过多精力。”——EA首席执行官Andrew Wilson表示,他们相信没有FIFA品牌的情况下,该系列依然会持续增长。
多元包容:拒绝有毒人才
“股权、多样性和包容性,与故意留用或雇用有毒的人不相容。如果你在工作室中听到有人反映某些潜在候选人有毒,务必要相信他们。”——在GamesIndustry.biz学院,Cinzia Musio提供打造安全且多元化游戏团队的建议。
成功背后:销售和市场观察
“我们会监控每款Steam游戏的愿望清单和粉丝增长,但也学会了不迷信这些数据。”——Playstacks发行副总裁Rob Crossley讲述了像《Mortal Shell》这样一款类魂动作游戏的成功,其销量已超过一百万份。
延期策略:推迟《黑暗孤魂2》的决定理由
“这次延期不仅让我们更精细打磨游戏体验,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体验十月精彩作品的机会。”——THQ Nordic关于将《孤胆黑暗》由2023年10月25日推迟至2024年1月的官方说明。
《血族:血影2》的雄心
“《血族:血影2》是我们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项目。这款游戏受粉丝期待已久,我们也准备迎接挑战。”——中国录音导演Ed Daly表示,工作室将担负起开发《吸血鬼:化妆舞会》续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