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你估计觉得我已经疯了,但很不幸是,我说的是一件事实。
《羊蹄山之魂》的女主“笃”因为外观长得比较“接地气”,所以国内外玩家都对这个角色形象颇有微词。
于是乎,博主@mrphillipchan 按照自己心目中女主角该有的形象,用AI生成了一个新的“笃”,并表示如果《羊蹄山之魂》能按照这个设计,销量肯定能轻松突破一百万。

左侧是“玩家心目中的设计”,右侧是“激进主义者心目中的设计”
在他发出这张图没几天,《羊蹄山之魂》的销量就已经破百万了。到现在过去快一个月了,目前也是卖了250万份了,比同期PS5平台的《刺客信条:影》销量还多。实话实说,《羊蹄山之魂》好像确实不用靠什么大雷女主来搞营销。
但有一说一,这么一个锐评图能收获的千万级浏览也是有点说法的。
评论里的大部分人对于这张对比图都有一个很一致的看法:哥们你是真炫压抑啊。

做事前去P站释放一下自己,别对什么都发情好吗

你根本没接触过真实的女人,可悲的是这跟游戏无关,是你黄色废料看多了
主要的矛盾点在于,这位老哥幻想的完美女主外形实在是太过夸张了,乍一看有点像韩游那种油腻的师姐在哪里的画风。
正常想玩游戏的人,肯定不会是因为角色的罩杯大小来分辨游戏到底好不好玩的,就算女主的外形的确没有那么吸睛,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马岛之魂》就是活该卖不出去的烂游戏。

也许开发人员只是单纯在还原历史
一方面游戏设定里,女主笃就真的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铁匠的女儿,为了复仇向死而生的“女鬼”。另一方面,追求角色的外貌就不是游戏开发设计的核心。
也要承认,的确是有《剑星》《明末渊虚之羽》这样真的做了身材容貌姣好的女主角外形的游戏,但并非是所有游戏都需要迎合玩家的性幻想去刻意设计角色,才能让自己变成好游戏。

骂归骂,明末的女主设计确实不赖
“善良”的网友们怎么会轻易放过这位炫压抑的博主呢?很快,大量以“玩家心目中的角色”为模板的二创开始在评论区涌现。
像克劳德里昂这种本就有几分姿色,经常被玩家嬷的香艳主角,自然是逃不掉被抓来做对比图的命运的。


夸张一点的呢,连奎爷小蜘蛛和守墓人老爷子都不放过。



更有甚者把马里奥都给带上了。

停停,我说停停,任天堂打过来我第一个跑哈。

抱一丝,上面放的吊图都是男角色爆改,如果真要女角色爆改的素材那可能得上mod网寻找答案了。
说到这里,我也想和大伙聊点严肃的问题:游戏角色一定要好看吗?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蠢,但在游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这竟是大多数人在评价一款新游戏时优先考虑的问题。

定语有点太多了哥们
关于角色外形的议论在玩家之中从来没有少过,对“美”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未必是游戏本身在追求的重中之重。
还是拿《羊蹄山之魂》的女主来说,她或许不符合某些人对于女主角就该前凸后翘,眉眼如画的想象,但她身上那种粗糙、真实、甚至略带悲情的气质,恰恰与游戏整体的叙事风格和世界观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打过关原合战,一路上摸爬滚打,杀人如麻的角色,她本就不是来取悦你的,她是来复仇的——这种角色塑造上的统一,反而让很多玩家在沉浸之后,越发觉得她“对味”。

女鬼就是要像女鬼才对
这种感觉,如果换成大雷韩系女角色的造型,那显然是得不到这种效果的。
如今的游戏角色设计,就像是处在一个审美逐渐分岔的路口。一边是《剑星》《尼尔:机械纪元》这样,以精致外貌和突出身材为卖点的角色,视觉冲击力强,也确实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
另一边,也有像《羊蹄山之魂》《刺客信条影》这类,更注重角色与世界的融合感,外貌不张扬,甚至有些路人,却靠气质、背景和叙事撑起了自己的独特魅力。

奈绪江在早期也有很多关于外貌的争议
那么,就不能二者得兼,既能让玩家看到美好的角色,又能让这样的角色在游戏故事里不突兀吗?
当然有,今年就有不少,有《死亡搁浅2》《光与影:33号远征队》这样偏西方美型的设计,乃至是最近的《忍者龙剑传4》也有濑织这样“慷慨”的设计。

当我们把这些作品并置观察时,会发现它们恰好在这条分叉路上勾勒出一条若隐若现的中间路径,这条路径既不回避角色的视觉魅力,又拒绝将其简化为单纯的性感符号。
然而,这条路径目前的探索成果,还远未达到《猎天使魔女》《古墓丽影》等经典作品所树立的高度。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能真正引领美学风尚,让全球玩家为之持续狂热的游戏新角色,几乎绝迹了——甚至是看到她们登上3D区都费劲。

掐指一算是不是又到了做p站年终总结的时候了
这种集体性的审美乏力,很难不让人联想到DEI理念盛行所带来的影响。似乎从DEI这个概念被引入游戏界之后,全球游戏大作的角色外形设计就都开始往下坡路走了。
当DEI从一种进步理念变成某种必须遵守的规则时,其落实方式却常常流于表面——仿佛只要角色不够“美型”就是多元,只要削弱性别特征就是包容,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反而让游戏陷入了困境。

顽皮狗我真的不会放过你
对玩家而言,问题的核心并非反对多样性本身,而是反感那种为了强塞理念而牺牲角色个性与艺术完整性的做法。
既然提到了,咱就以顽皮狗为例,过去他们塑造的艾莉、乔尔等角色,之所以能深入人心,靠的是细腻的情感刻画、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与游戏世界紧密相连的成长轨迹。
这些角色本有着各自的缺点、恐惧与梦想,并非为了迎合某种单一标准而生。当开发者将精力过多放在符合某种外部设定的“多样性模板”上,却忽略了角色作为独立个体的内在逻辑时,角色就会变得空洞、刻板。

玩家渴望的是在游戏中看到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角色,他们可以有着不同的肤色、性别、性取向,但这些差异应该是自然融入角色故事与游戏体验中的,而不是生硬地作为标签贴在表面。
也难怪玩家会对如今游戏在角色外形设计上的表现发出不满的声音。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你也不能鱼和熊掌一个都拿不出手吧?
做到外观和多元化的平衡,《博德之门3》就表现得还不错,尽管游戏内的确是存在一些LGBT要素,但是否要推进相关剧情的选择权,最终还是交回到了玩家手中。
倘若我告诉你影心曾拿到过最佳LGBTQ+角色奖,我想这应该也不至于动摇玩家们对影心的爱吧?


说到底,游戏角色终究是为游戏服务的。一个角色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她是否拥有完美的外形或者丰沃的谈资(哪里丰沃任君想象),而在于她能否在玩家的心中留下痕迹,无论是爱是恨,是怜是敬。
“好看”从来不是游戏角色设计成功的通行证,正如“大雷”也未必就是销量的保证。

或许我们今后在审视一个新的女角色时,该学会放下“她好不好看”的执念,转而问一句:“她像不像她自己?”
往最坏了想,皮相好歹是可以用神秘小手段改变的,但若一个角色从骨子里就与游戏格格不入,言行割裂,逻辑崩塌,那才是真正无可救药的丑。
而如果你执意要娶——

选这样的也不是不行……
将我们设为星标☆,点亮爱心
就可以及时看到文章和资讯啦
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