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索尼的独占游戏一直以来都很有吸引力,虽然近些年这里面大部分游戏已经逐渐变成了“限时独占”,但这其中的优秀作品是值得每一位玩家去亲身体验的。其实索尼早在初代主机Play Station时期,就凭借先进的硬件设计理念和对第三方厂商的大力支持,短短几年时间里诞生了无数大作,可以说是游戏历史上的革命性产品之一,很多经典的名字也以各种形式延续到现在,本期视频我们要回顾的,是一款索尼第一方ARPG原创新作,曾在PS主机上饱受好评,时至今日移植重制的呼声很高,这就是《阿兰多拉》(Alundra)。
自从任天堂FC版《塞尔达传说》发售后,结合了动作战斗和故事冒险玩法的ARPG开始受到玩家追捧,之后出现的《圣剑传说》、《光之继承者》、《皇帝的财宝》等作品,都是国内老玩家非常熟悉的名字。当时在游戏界还是新人的索尼,非常需要属于自己的优秀品牌,对于各种玩法类型都进行了广泛尝试,自然也不会错过ARPG。
1997年4月11日,《阿兰多拉》正式在PS主机发售,游戏容量1CD,本作的开发团队是Matrix Software,其成员大多来自Climax Entertainment,也就是MD版《皇帝的财宝》开发商,大堀康祐担任游戏导演,他在《皇帝的财宝》中负责地图设计;同样是负责《皇帝的财宝》人物设计的画师玉木美孝本次继续操刀;著名作曲家田中公平奉献了20余首精美配乐,索尼主要负责发行工作,给这些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充足的施展空间。
《阿兰多拉》的故事围绕着同名主角展开,他是来自艾尔娜(Elna)氏族的精灵,职业是一名梦行者(Dreamwalkers),具有进入别人梦境的超能力,冒险旅程也是从梦中开始,知名学者拉尔斯(Lars)告诉他,一个恶魔正沉睡在伊诺阿村(Inoa)北面的湖泊下,阿兰多拉乘坐克拉克号(Klark)前往,邪恶的梅尔扎斯(Melzas)释放了一场强大风暴摧毁了这条船,主角被冲到了离村庄不远的托拉(Torla)海岸上。
玩家被当地铁匠杰西(Jess)救出,并得知村庄已经陷入彻底的混乱,阿兰多拉决定帮助村民,从一位名叫塞普蒂莫斯(Septimus)的学者得知艾尔娜的超能力后,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治愈村民的噩梦。经历了一番冒险之后,主角发现了拉尔斯的墓穴,深入内心与学者本人的灵魂会面,拉尔斯解释了阿兰多拉冒险的目的以及他被选中前往托拉的原因,他必须从封印守护者那里得到七个纹章,建造起神殿对抗恶魔梅尔扎斯。
阿兰多拉在寻找守护者的过程中,遇到了梅尔扎斯多次试图阻止他,并利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一些村民,最终收集齐纹章建成神殿,主角与梅尔扎斯展开最终决战并击败了他。游戏的结局中阿兰多拉在伊诺亚待了一段时间帮助重建村庄,然而他发现自己经常难以入睡,之前冒险中的恐怖经历时不时会出现在记忆中,最终离开了村庄开始寻找新的冒险。
本作采用了经典的俯视角动作冒险玩法,无论画面背景还是人物动作都采用2D形式,经历过16位机时代的老玩家可以轻松上手,游戏的系统简单,没有经验值无需刷怪练级,用户的核心体验集中在战斗和解谜,其中人物以普通动作攻击为主,并没有华丽的必杀技,角色成长也主要是丰富玩家探索地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超高难度的各种谜题。
进入32位机时代后,大容量光盘媒体让开发者不再像以往那样,需要精打细算节省成本高昂空间有限的卡带,对于传统2D画风游戏而言,精细程度自然会大幅提升,本作通过鲜明的色彩和辨识度很高的细节,营造出丰富的环境,例如让玩家移动速度变慢的沙子和对玩家造成伤害的熔岩等。《阿兰多拉》中玩家要在2D画面世界中完成大量3D式跳跃操作,“脑补”空间Z轴就成了首个难题。
这里不得不提到团队之前开发的《皇帝的财宝》,这款MD游戏当年曾让不少小伙伴怒摔手柄。45度视角下在复杂的场景中移动跳跃,还要躲避各种机关陷阱,其中有个非常蹩脚的设计,那就是人物在地面上没有阴影,跳跃到空中后很难判定落点位置,这也成了游戏难度超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次虽然把人物阴影加上了,但丝毫没有让难度降低,玩家对于跳跃的距离仍然难以掌握,尤其是利用初代PS手柄非常难受的方向键操作斜方向跳跃,十字键那可是任天堂的专利,而带类比摇杆的Dual Analog手柄才刚刚发售还没有应用到游戏中,整个流程中有不少类似“跳梅花桩”的场景,稍有不慎就只能从新开始。
习惯了现代游戏保姆式引导的新玩家,进入《阿兰多拉》的世界中肯定会抓狂的,本作除了可有可无的少量按键说明外,一切关卡机关都需要用户自己探索,破解方法大多隐藏在不起眼的对话提示中,一味硬闯不仅会停滞不前,甚至可能会陷入到无尽循环之中,而且有些谜题并不是通关必需,一旦错过便是永久,导致部分物品无法获取留下遗憾,当年在没有网络环境下,能够自己研究最终通关的绝对称得上硬核。
整个游戏通关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尽管流程难度很高,但还是塑造出了多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主角阿兰多拉黄头发+长耳朵+大头皮鞋造型,简直就是《皇帝的财宝》主角亲兄弟,画师玉木美孝除了《阿兰多拉》和《皇帝的财宝》外,最著名作品莫过于世嘉的《光明力量》(Shining Force),形形色色的人物让玩家在严苛的冒险旅程中,能感受到些许“光明”的味道。
本作在流程中还加入了大量2D动画交代故事情节,这也是进化到光盘媒体后游戏的必备要素,此外游戏的配乐对烘托冒险氛围起到了极佳的推动作用,作曲家田中公平最知名游戏作品,就是《樱花大战》主题曲,经历过32位主机时代的老玩家可以说耳熟能详,他为《阿兰多拉》创作了二十余首精美曲目,除了通过单独发售的原声音乐CD欣赏外,你在游戏中还可以找到一位名字造型和田中大师都很像的NPC,对话后即可选择曲目聆听,可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彩蛋。
《阿兰多拉》发售后得到广泛好评,IGN给出了8.5分,评论中说到“自从经典的《皇帝的财宝》以来,我从未受过如此困难的挑战,敌人强度和谜题难度几乎都是双倍的,游戏有一个很酷的故事,以及非常适合环境氛围的画面表现和音乐”;GameSpot给出了8.8分,表示“游戏有着精致的传统2D精灵图形、简单硬核的操作体系、令人印象深刻的地牢迷宫,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对于人民苦难背后的原因也有着深刻描写”。
索尼官方杂志PlayStation Magazine对游戏评级为四星半,并在当年的“Best RPG”评选中位列亚军,文章中提到“《阿兰多拉》有着数量种类丰富的任务,时时刻刻需要玩家冷静思考下一步行动,这是大多数作品中没有的挑战,严肃主题的故事背景下,用户可以体验到动作冒险的乐趣,以及众多人物思想的成长,但画面表现形式缺少灵感。”
《阿兰多拉》发售时正值“3D电影化”游戏开始流行,特别是在此之前《生化危机》和《最终幻想7》这两部大作发售后,PS主机吸引了大量从没有游戏经历的新用户,3D多边形和华丽CG动画成为了整个业界的开发趋势,像本作这种坚持传统2D制作的Old School游戏,对新人显然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加上超高难度的设计,注定只能成为少数核心的最爱,全球26万套的销量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显然是叫好不叫座。
由于其制作背景和实际玩法表现,本作也被认为是《皇帝的财宝》精神续作,如果你仔细游玩就会发现一个略显蹩脚的设计,那就是主角能够直接使用的功能很少,经常需要点击进入菜单后选择对应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新一代PS主机手柄按键足够多的优势,UP主有个大胆的猜想,那就是《阿兰多拉》原本是计划在16位主机推出的,操作逻辑和画面表现都是针对老平台设计,这样一来就显得合理了。
《阿兰多拉》如果能在PS生涯早期发售,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例如索尼早期另一款JRPG大作《亚克传承》(Arc the Lad),证明在当时2D画风仍然有着强大的表现力,而之后的续作《阿兰多拉2》,虽然跟风采用3D画面,但全然失去了硬核动作冒险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沦为了平庸之作,也标志着系列后续不再有发展。
《阿兰多拉》此后除了以模拟器形式登陆PSN外没有任何移植,近些年来随着传统2D游戏的复苏,本作这种高难度风格游戏再次进入到玩家视线中,很多粉丝都希望能以高清重制形式体验,遗憾的是2023年7月13日大师玉木美孝因肺癌不幸逝世,让新版本的希望变得非常渺茫,PS原版如今已有爱好者制作了简体中文版,如果你想感受味道正宗的复古动作冒险,那本作是绝对不容错过的。
关注“碎碎念工坊”,传播游戏文化,让游戏不止是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