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的阴影:网络骚扰持续困扰

游戏行业网络骚扰图片

随着我们告别2019年,展望充满未知的2020年,回顾过去一年行业的重大事件尤为重要。尽管网络骚扰已成为行业的常见阴影,但其阴霾依旧,没有明显改善的迹象。针对游戏从业者、记者甚至玩家的恶意攻击持续存在,成为行业难以回避的问题。2020年最引人关注的事件之一是,Ooblets开发商Glumberland在宣布与Epic游戏商店达成 exclusivity 合同时,收到了“数千甚至上万”条辱骂信息。同时,一位同性恋记者也遭到针对性骚扰,这一事件由右翼YouTuber斯蒂芬·克劳德激起。ESA(娱乐软件协会)也曾泄露超过2000名游戏记者的个人信息,引发针对女性和LGBTQ+群体的谩骂浪潮。

从行业谩骂到政治操控

经过数月有关Epic游戏商店的争议,Epic官方终究谴责了“正在成长并破坏健康公共话语的令人不安的趋势”。但攻击开发者和记者已不再是新鲜事。这种现象已成为日常生活的背景噪音。每一天,总有人因游戏而遭受骚扰。对于那些未被直接目标化的人来说,这些骚扰就像低频静态,习以为常。网络骚扰的威胁已成为行业的“常态”。

Anita Sarkeesian

Anita Sarkeesian:抗争网络骚扰的前线

安妮塔·萨尔基斯安(Anita Sarkeesian)是媒体评论家、反骚扰倡导者,以及非营利教育组织“女性频率(Feminist Frequency)”的创始人。她曾是“游戏界女生运动(Gamergate)”的主要目标之一,长期面临极端的辱骂和骚扰声讨。在接受采访时,她指出:“我们在游戏行业中看到的骚扰爆发其实早已变得主流。这已成为互联网文化的一部分,是政治结构和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远远超出游戏社区范畴。这些‘暴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策略也被用来推行法西斯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和其他仇恨意识形态。”

打击在线骚扰的挑战与未来

虽然人们一致认为,网络骚扰不应成为常态,但实现变革却极具难度。骚扰源多样,责任归属问题复杂——警方、政府、平台方、雇主还是个人责任?在线安全咨询公司“Tall Poppy”的联合创始人Leigh Honeywell表示,尽管游戏行业的骚扰并非完全独特,但其“病毒性”让人感受到“质的不同”。

她指出,骚扰的核心在于“优越感”,这在粉丝文化和游戏圈中尤为明显。例如,星球大战引入少数族裔和女性角色,或Steam被Epic商店取代,都引发粉丝的“权利感”爆发。Honeywell形象地称之为“未被满足的优越感(jilted entitlement)”,表现为对他人感情、时间、精力甚至身体的占有欲。“这常在网络骚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与粉丝文化紧密相关。”

工作圈的阴影与应对措施

对从业者而言,见到朋友和同事成为 targeted online abuse 的受害者,无疑令人沮丧甚至困惑。长时间浏览Twitter等平台,很难避免毒性内容的侵扰。Honeywell指出:“许多骚扰者拒绝承认被攻击者的人性本质,这是根本上的非人化,也是我对许多骚扰事件最担忧的原因。”

去年,GamingIndustry.biz曾发起征集,了解受害者的亲身经历,推动行业改善。

常见问答(FAQ)

Q: 网络骚扰对游戏行业的影响有哪些?

A: 网络骚扰不仅影响从业者和记者的身心健康,也带来行业声誉风险,抑制新人才加入,引发公众对行业安全和包容性的担忧。长期来看,骚扰问题若无法有效解决,将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Q: 如何应对和预防网络骚扰?

A: 企业和个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包括举报和封堵骚扰者、强化账号安全、提升公众和员工的反骚扰教育。同时,行业需要共同努力,制定更严格的社区准则,推动法规完善,从根本上减少骚扰行为。

游戏产业中的网络骚扰现象

在近期关于游戏与政治的讨论中,许多从业者反映她们在社交媒体上遭遇了大量辱骂和恶意评论。例如,一位受访者描述了她如何被卷入多个充满仇恨的网络事件中,她的推特帐号被“恶劣评论”淹没,甚至一度将其雇主标签在攻击中,最终演变成威胁暴力的局面。

骚扰背后的深层原因

经济孤立与“男子气概危机”

Didžgalvytė认为,网络骚扰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上的疏离感以及所谓的“男子气概危机”。

她表示:“归根结底,我并不一定要惩罚这些人,我的政治理念更强调同理心,试图理解激发他们行为的动机。”

网络文化的阴暗面

她还指出:“我们在游戏行业中爆发的骚扰现象,现已成为互联网文化中的非常阴森的一部分。”

实际案例:匿名受害者的经历

另一位希望保持匿名的受访者分享了他在今年年初ESA数据泄露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他在家中存放了一把刀,以应对可能的威胁,这位受害者并非行业内的重要人物,却迅速成为仇恨攻击的目标,面对连绵不绝的同性恋恐惧、垃圾邮件、病毒、未知电话及威胁信息,生活变得充满恐惧与不安。

他说:“为了心理健康,我开始不再阅读这些信息。竟然会有人像我这样的小人物,遭受如此的骚扰,我无法置信。”

他希望ESA能被罚款,用这笔钱来进行网络安全研究,并帮助受害者恢复。他强调:“我不求赔偿,只希望有人负责,否则行业里的从业人员将继续处于危险之中。”

行业数据:网络骚扰的普遍性

据国际记者联盟的调查,64%的女性记者曾遭遇过网络暴力,其中47%未进行报告,36%则选择自我审查以应对骚扰。此外,国际特赦组织委托Ipsos MORI在8个国家对18至55岁的女性进行调查,平均有23%的女性曾经历过在线骚扰,且在美国的比例最高,达到33%。

应对之道:改变行业文化

这种骚扰现象需要引起重视。许多骚扰源于偏见,涉及媒体中的不平等代表与包容问题,直接攻击游戏行业成员。Didžgalvytė强调:“我们应当彻底改变游戏行业的文化,使得这种骚扰不再成为行业工作的‘常态’。”

她还提到:“我个人很少公开谈论自己的遭遇,因为不想被视为受害者或麻烦制造者,这实际上非常扭曲。我希望下一代女性游戏从业者不必经历相同的遭遇或缺乏支持。”

网络骚扰的社会影响

网络暴力具有压迫性和专制性。这是一个创造性行业,我们只有正视问题,才能避免自我伤害,否则人们只会选择缄默或者迎合愤怒群体的要求。Azmina Dhrodia在《新政治家》上指出,在线骚扰是一项人权问题:“大规模调查显示,许多女性认为社交媒体平台与政府都未能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既使女性离开平台,也阻碍了她们发声。”

她强调:“如果不紧急采取措施应对这一严重的人权问题,我们有可能在女性声音终于开始被倾听的关键时刻,进一步让女性被沉默。”

政策与法规:英国的应对措施

英国政府近期发布的《网络危害白皮书》指出,网络骚扰对心理与情感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文件认为,企业平台应承担主要责任,保障用户的福祉,并提出多项监管与自愿行动计划。

新法规将赋予公司更多责任,由独立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和执行。公司需履行法律职责,包括提高透明度、及时有效应答、落实关怀责任、配合执法、提供便捷的用户举报渠道。同时,还要投入资源研发安全技术,以减少用户受害的风险,违规企业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FAQ

Q: 如何应对网络上的骚扰行为?

首先,保持冷静,避免与攻击者正面对抗。使用平台提供的举报功能,屏蔽骚扰者,并保存相关证据。在必要时,可寻求法律帮助或报警,以维护自身权益。

Q: 游戏行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阻止网络骚扰?

行业应加强内部文化建设,提倡多元包容。平台应完善举报和屏蔽机制,利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检测和阻止骚扰行为。制定明确的反骚扰政策,并对违规者施加惩罚,从制度层面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

关于在线骚扰与安全的最新白皮书分析

近期发布的白皮书指出,虽然许多公司声称在在线安全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仅有20%的受访者觉得社交媒体公司认真对待他们的担忧。这反映出企业在预防和应对在线骚扰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政府建议的策略与挑战

白皮书建议政府应与数字媒体、新闻机构、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非营利组织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合作,制定一套完整的网络媒介素养策略。这一措施旨在提升公众识别和应对网络骚扰的能力,从源头减少侵害事件。

网络媒介素养策略示意图

企业责任与回应不足

一些公司虽宣称重视在线安全,但实际响应往往迟缓,且不够积极。平台持有者的地点、响应效率,甚至是否愿意透露用户信息,都成为阻碍处理骚扰事件的因素。如Harbottle & Lewis的高级合伙人Amy Bradbury指出,因匿名性和跨国因素,起诉网络骚扰者成本高昂、手续繁琐。

警方处理网络骚扰报告

受害者的困境与无助

许多受害者面对网络骚扰,无奈之下选择保持沉默,甚至自行屏蔽。某位记者曾尝试报警,但被告知无能为力,这让他们感到极度无助。正如一位匿名游戏记者所述:“他们说无能为力,令我感到非常无助。”

专家指出,警方通常不会重视这些威胁,导致受害者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心理压力日益增加。

企业与政府的应对措施

英国政府表示,"没人应该忍受网络骚扰、霸凌或充满仇恨的攻击"。Facebook强调其社区标准,并会在收到威胁时迅速采取行动。Twitter则表示,正在优化报告机制,减少用户打举报的负担。社交媒体平台应对骚扰措施

不过公众对这些声明的信任度有限,毕竟类似的承诺已出现过多次,而问题却依然严重。

未来的路径与措施

尽管如此,白皮书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措施,比如推动全球合作、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例如,英国法律委员会正在审核相关立法,以应对网络恶意行为与仇恨犯罪。此外,Facebook已投入三倍于以往的安全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保护用户安全。

Facebook还在推进“安全社区”项目,旨在营造更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升级技术手段,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威胁。

常见问答(FAQ)

Q: 网络骚扰如何法律保护受害者?

A: 目前,受害者可以通过举报平台、警方报警以及寻求法律途径(如 civil 诉讼)来寻求保护,但实际执行中存在程序繁琐、反应迟缓等难题。法律的完善和落实仍需加强。

Q: 公众如何自我保护,减少网络骚扰的影响?

A: 公众应保持警惕,合理设置隐私权限,不随意曝光个人信息,在遇到骚扰时及时举报并保存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同时,提升网络媒介素养也是预防骚扰的重要手段。

社交平台的内容监控与管理现状

平台积极识别并删除违反Facebook服务条款的帖子或群组。Facebook内容监控示意图

用户内容审核的挑战与人力成本

然而,内容审核中的有害内容带来了人性的代价。美国由Cognizant运营的Facebook内容审核站点的调查显示,工作人员在长时间接触极端的图形内容后,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内容审核工作环境

推特的内容监管措施

在推特上,38%的虐待性内容是由系统主动筛出,交由人工审核,而非单纯依靠用户举报。这一比例在2018年为20%。此外,推特表示,自去年以来,因规避禁令而被封禁的账户数量增加了45%,并且在被举报的账户中,24小时内被封禁的账户数也实现了三倍增长。推特内容监控平台

面对网络骚扰的行业责任

尽管如此,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骚扰规模,这些数字依然显得微不足道。当你的社交媒体充满针对同事和朋友的无端仇恨时,这些数字更显渺小。Honeywell指出,平台方仍未尽到足够的责任。网络骚扰示意图

行业应承担的责任

她表示:“无论平台做了什么,我们都要像骑兵还未来临一样行动。我们必须找到帮助人们自我防护的方法,并积累应对网络骚扰的知识体系。”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年的网络骚扰和仇恨,我们需要思考行业的责任,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所有参与者。抗击网络骚扰

企业与平台应承担的责任

Honeywell强调:“如果我们继续让每个人都能向全世界任何人发信息的‘伟大实验’继续下去,这些公司必须对其平台上的行为负责。”社交平台责任

她还说:“我们正在打造更好、更可持续、更公正、更准确的滥用报告系统——他们必须这样做。如果我们想让这些成为我们文化和社会的一部分,平台必须解决这些滥用问题。这不是可选项。”

常见问答(FAQ)

Q: 平台目前是如何监控有害内容的?

A: 平台通过自动化识别工具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法,主动识别和删除违反规定的内容。例如,Facebook和Twitter都采用了系统自动筛查和人工复审的双重机制,确保内容符合社区标准。

Q: 面对网络骚扰,个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 个人可以利用平台的举报功能,屏蔽骚扰者,保存相关证据,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同时,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上的负面内容,也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