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硕ROG与微软XBOX联手打造的掌机ROG XBOX ALLY系列今日正式上市,国行首发6499元,美国定价为1000美元。外媒Kotaku发文评价了这款最新便携游戏设备,媒体指出:“这款掌机是微软正在摆脱传统硬件的束缚,探索新的前沿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它确实迈出了一步,但还远称不上令人信服。充其量只是半成品——而且价格高得吓人。”
原文主要内容:
微软只寄来了ROG XBOX ALLY X评测机,我无法比较它与更便宜的版本ROG XBOX ALLY(600美元)两者谁更有性价比。但我能确定的是:1000美元买一台掌机——尤其是这样一台仍有诸多妥协的PC掌机——真的太贵了。
它的价格是Switch 2的两倍,比Steam Deck OLED还贵450美元。屏幕仅7英寸、1080p、120Hz,却比更便宜的竞品还小。厚重的边框让它看起来像台廉价平板,机身塑料感强,屏幕按下去还有轻微“弹性”。无论是手感还是质感,都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一台高端游戏设备。
性能不错,但不惊艳。在游戏表现上,ROG XBOX ALLY X让人想起了 Xbox Series X/S 的一些优点。它试图在Windows上复刻类似“快速恢复”的功能,让玩家能快速切换游戏,但目前仍显得不完善,更像是实验性功能。
实测方面,我玩了《战地6》《刺客信条:影》,以及一些小体量新作。总体表现介于“够用”到“挺好”之间。大型3A游戏在中高画质下可跑约40帧(开启帧生成),画面稳定、未遇到崩溃。但整个过程从未出现过“哇,这画面在掌机上竟然能这样!”的惊艳时刻。反而是《哈迪斯2》《空洞骑士:丝之歌》这类独立游戏表现最顺畅。
换句话说,这是一台花1000美元玩20美元独立游戏的机器,或者是一款 能让你脱离客厅继续玩PC/主机游戏的昂贵配件。后者倒确实做得不错:云存档同步流畅,云游戏体验也可接受,让人能玩到部分未在PC上原生推出的Xbox主机游戏。
微软为部分PC游戏商店中的作品添加了“小徽章”,标注其是否“适配Xbox Ally”。
但微软商店适配的游戏数量依然太少。想玩《怪物猎人:荒野》或《合金装备3:食蛇者》依然要去别的商店。而这些页面不会告诉你游戏在Ally X上的表现如何,还得在Xbox和Steam间频繁切换,操作繁琐。
总的来看,我原本期待Ally X能成为这一掌机形态的标杆产品,但结果令人失望。除非你已经有庞大的微软PC游戏库,或者想当Windows掌机实验的“小白鼠”,否则很难推荐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