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公司Armello开发商 League of Geeks裁员50%,JumpLight Odyssey项目暂停

JumpLight Odyssey 游戏截图

公司裁员详情

著名游戏开发商 League of Geeks近日宣布裁员50%,导致其旗下的所有JumpLight Odyssey团队全部被裁,游戏也被无限暂停。这款于八月以抢先体验发售的游戏因此陷入停滞状态,整个工作室正寻求更多资金支持以继续运营。

裁员范围及影响

此次裁员共涉及31人,包括JumpLight Odyssey研发团队、运营和发行部门的员工,以及合同工。值得注意的是,Armello的支持服务和预计于二月推出的《Solium Infernum》没有受到此次裁员的影响。

公司回应与员工保障措施

在接受GameIndustry.biz采访时,工作室董事兼联合创始人Trent Kusters坦率承认,裁员责任主要由管理层承担,并介绍了背后的情况。他表示,受影响的团队成员将获得“全部福利”,公司也与澳大利亚游戏工人联合会合作,确保裁员过程顺利。同时,所有员工还将获得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公司也在协助他们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已有部分员工已开始在其他公司就职。

利润分成和未来支援

Kusters还透露,未来一年里,JumpLight Odyssey所获利润的50%将分配给被裁员工。他强调,虽然在游戏暂停的情况下把游戏撤下感觉不太对,但公司相信游戏应该能带来收入。他提到,League of Geeks一直以来坚持利润共享的价值观,早在2018年就引入了公司利润分成制度,旨在即使员工离开公司也能继续获得游戏带来的收益,从而对团队表示尊重。

财务困境与外部因素

Kusters在上月接受采访时曾指出,大型独立游戏开发商面临的压力巨大,而此次裁员也让人猝不及防。他提到,公司原计划通过两大投资者的资金支持,撑到2028年,但在短短几周内计划破灭。这一系列挫折也被Kusters描述为“League of Geeks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责任与教训

尽管外部环境因素诸多,Kusters强调,自己和联合创始人要为此次困境负责。他坦言:“这是我们的错。作为公司负责人,我们有责任保护团队和产品。我们知道,是我们让他们陷入了这个局面,我们有责任去避免。”同时,他也提到,过去的财务预算失衡、澳元贬值、通货膨胀和技术成本的不断上升,都是造成当前局面的原因之一。

裁员公告时间

公司在11月17日通过全员会议正式宣布裁员消息。Kusters表示:“我相信未来仍在,只是不知道现在的路会是怎样的。”

未来展望

他总结道:“我们曾经预料到困难,也充分准备了应对措施。尽管如此,未来仍充满不确定,但我们会继续努力。”

常见问题解答(FAQ)

Q: League of Geeks未来还有可能重返巅峰吗?

A: 我们相信未来依然充满希望。虽然当前面临困难,但公司会进行结构调整,寻求新的合作和投资,期待重新振作。只要团队坚持创新与合作,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Q: 被裁员工能获得哪些援助?

A: 所有受影响员工将获得完整福利,包括心理健康支持和就业辅导。公司也会协助他们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并且未来一年,裁员员工将获得他们参与开发游戏所产生利润的50%。

游戏公司财务治理与融资挑战:League of Geeks的经历

我们一直非常重视 sound financial governance 和 foresight。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们见证了当企业未能像公司一样经营时会发生什么,因此一直专注于这一方面。尤其是在大规模发售时,收入峰值是正常的,作为发行商,我们的职责是在中间填补空档。

融资困难的现状

然而,确保资金变得极为困难,Kusters 分享了他对今年的感受,这对许多独立游戏开发商来说或许也有共鸣。他表示,去年底开始联系潜在投资者,并在 DICE 大会期间与平台持有者沟通融资事宜。

Solium Infernum重制版宣传图片

“我们与Xbox和PlayStation会面,首次获得的回应关于资金的问题都非常模糊。这让我们觉得非常奇怪。就像是大家都在觉得战争在乌克兰带来的经济影响会影响融资。”

The DICE大会的意外收获

Kusters 继续说道:“我们从DICE回来后几乎一无所获,这对我们来说非常奇怪。我们与这些机构合作已有十年以上的关系,曾经觉得一切都很确定。”

2023年的财务困境逐渐显现

随着2023年的每一个事件,情况变得“越来越奇怪”。League of Geeks的共同投资者Kowloon Nights为公司项目追加了资金,虽然帮助了一些,但“仍未填补全部资金缺口”。

出售股权与融资尝试

于是,团队开始考虑出售部分股份。Kusters 表示:“2021/2022年期间,几乎所有人都在踢我们门想要收购公司。我们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独立开发商,也是出版商,拥有IP,所以我们开始寻找少数股权投资。”

他们联系了一些理想合作伙伴,经过顺利的洽谈,公司的估值逐步逼近6000万美元,并获得了部分资金注入,以确保公司运营至2028年。

大公司的潜在合作

“我们与几大游戏公司达成了条款书,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

“公司并非亏损严重,主要是资金缺口,一旦补上,就可以继续运营。”

合作破裂的意外打击

然而,合作方中有人退出,理由模糊,表示“投资太多,要消化完当前项目,预计明年再回归”。这让团队面临巨大压力,时间紧迫,他们的融资努力至此陷入僵局。

投资者的突然退场

“一两周后,另一家重要投资者也退出了,称其内部投资流程发生变化,现在整个过程改为多阶段,不再进行任何新投资。”

Kusters 表示:“我们和他们谈了多年,市场状态有些奇怪,但没想到会一下子全部断掉。”

从行业内各方寻求帮助

他开始联系行业内的各方,包括发行商、风险投资公司和澳大利亚本地开发者,希望筹集资金。“最终,事情发展得太快,结果我们无法在11月17日之前完成融资。”

关闭工作室的成本与压力

关闭澳大利亚的工作室因严格的雇佣法规而成本很高。到12月1日,League of Geeks 已接近“RIP区域”(即关闭成本统计),这包括租金尾款、账户关闭费等,预计总费用约250万美元。

未来展望与总结

“我们在银行账户里实际上还剩数百万美元,但由于融资失败,关闭工作室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常见问答(FAQ)

Q: 为什么游戏公司很难获得融资?

Q: 关闭工作室会有什么后果?

游戏工作室面临的困境与退出决定

虽然很多人都在关注游戏项目的最新动态,但对于我们工作室来说,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11月17日。这天,我们不得不按下了“退出”按钮,因为我们正逐步接近“临界区”,一旦越过,就无法挽回了。

“基本上,我们面临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我们继续到12月1日,就必须关闭整个工作室。但是,如果提前两周退出,就能争取到一些生存的时间。我们不得不取消《JumpLight Odyssey》,裁减整个团队及出版运作,削减所有的市场预算。但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更多时间为《Solium Infernum》争取资金。”

澳大利亚数字游戏税收激励的潜在助力

Kusters 对澳大利亚新实行的数字游戏税收抵免政策抱有希望。他表示:“电影行业有类似的制度,称为制片人补贴,能提供40%的退税,而游戏行业目前只有30%。由于电影行业已经成熟,拥有完善的融资体系,私人借贷方会为项目提供资金,尤其是用于弥补现金缺口。可以将贷款抵押,贷款人可以据此获得大约80%的回报,然后直接支付给贷款方。”

“得益于数字游戏税收激励(DGTO),我们现在有机会利用这项政策,确保《Solium Infernum》的顺利发行。幸运的是,我们几乎没有大规模裁员,团队保持得还算完整。”

未来展望与资金问题

“我们还有时间寻找资金,并将尽最大努力让这个游戏达到最佳水平,但我们仍然要受市场表现和资金获得可能性的影响。我们现在的资金流可以支撑到3月底,而《Solium Infernum》将在2月14日上线。”

“虽然我们可以继续寻找资金,努力让游戏变得更好,但市场的反应和投资的到来仍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团队规模已从70人缩减到30人,外观也变得不同了,今后可能很难吸引投资者。”

“我告诉团队,除了为团队、项目和工作室而战外,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已经失去了一半团队,如果剩下的也失去了,那也挺糟,但我们会为他们战斗。只要还能救项目,就要尽力救,否则就只能接受现实。未来肯定会有出路,但我不清楚它会是什么样模样。”

对未来的担忧与行业的现状

“我们从投资者和其他受影响的工作室听到的共识是,要坚持到2025年。我相信,明年第四季度或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会重新开始。”

“对于明年,尤其是对所有独立游戏工作室,我感到担忧。我不想预言末日,但第一半年可能面临很多风险,很多工作室可能会倒闭或被迫关闭。”

“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个工作室可能还没找到新项目或融资,资金只够维持到某个点,随时可能耗尽。”

澳大利亚游戏产业的韧性与挑战

当被问及此次危机对澳大利亚游戏生态系统的影响,Kusters 表示:“这个行业还是具有韧性的,但不是刀枪不入的。”

“一旦投资、融资和资本流入减少,行业自然会受到影响。这很简单,尽管我们拥有世界级的社区和产业。”

常见问答(FAQ)

问:这种资金短缺对游戏开发的长期影响会怎样?

答:短期内可能导致项目延迟甚至取消,但行业整体仍有恢复的潜力。关键在于市场何时能重新繁荣,以及政府和私营部门的支持力度。

问:Kusters 对未来的希望在哪里?

答:他相信市场会在明年末至2025年初重新启动,而工作室的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仍有希望走出困境,找到新出路。

想获取更多游戏行业的最新资讯,请订阅 GI Daily,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