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之遗》:潜藏的道德体系揭秘

《霍格沃茨之遗》游戏截图

游戏开发背后隐藏的道德系统

今年一月,《霍格沃茨之遗》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开发者曾表示,游戏并不会因为玩家犯下如谋杀等重大罪行而加以评判。虽然这违背了哈利波特小说中的世界观,但在视频游戏中,NPC(非玩家角色)忽略明显犯罪行为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令人困惑的是,一位数据挖掘者在研究游戏文件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声誉(Morality)系统,这引发了更多关注。

相关阅读:《霍格沃茨之遗》不持任何道德立场

数据挖掘揭示的潜在道德机制

一位名叫GrandTheftDiamonds的YouTuber破解了游戏文件,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这令人感到有趣的是,游戏主设计师Kelly Murphy曾表示:“角色会在视觉和听觉上反应玩家施放不可饶恕咒语,但我们没有设置惩罚玩家的道德系统——这对开发者而言太过评判。”如今看来,开发团队或许因为时间或资源限制,没有开发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但文件中所示的内容却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隐藏的道德评分数据和潜在系统

视频字幕指出:“游戏本身没有设置学会点数系统或道德系统,但在文件中发现的资料表明,开发者曾尝试实现这些系统。”随后,视频展示了一份包含多个游戏参数的电子表格,暗示着可能的道德评分机制。

霍格沃茨的评分系统:从积分到道德

对于哈迷(Potterheads)而言,霍格沃茨内部的学院积分系统(House Points)是一大特色:学生在帮助他人或学业成功时可获得积分,反之则会失去积分。这一系统旨在激励学生守规。而据挖掘的文件显示,开发者一度考虑在《霍格沃茨之遗》中引入类似的积分系统,甚至为不可饶恕咒语赋予了不同的点数值。

不可饶恕咒语的潜在惩罚机制

未了解到不可饶恕咒语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咒语因极端恶劣而被社会极度排斥。使用一次“不可饶恕”咒语,比如击杀(Avada Kedavra)或控制(Imperius),都可能导致终身监禁。游戏中如果加入评分机制,施放这些咒语将导致玩家扣除高达100点,比如用“杀戮咒”杀人会被惩罚。而甚至较为轻微的行为如敲诈或欺凌也有相应扣分,比如欺凌会扣20点,敲诈25点。可以说,连续欺凌五次的惩罚相当于一次谋杀,反映了游戏试图模拟的复杂道德尺度。

隐含的响应机制:正义与惩罚的可能性

如果该系统加入,玩家在行动后可能会被NPC反应,包括报警、逃跑或反击。游戏的潜在设计还可能模仿Warner Bros.旗下的Nemesis系统,赋予NPC记忆与反应能力,增强互动真实性。例如,NPC能记住玩家之前的恶行,并逐步变得更强。这一系统在《战神:多莫雷斯的阴影》等作品中已有体现。然而,最终的游戏没有加入任何学科点数扣除或道德回应,显得更为简化。

道德系统缺失背后的争议与文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霍格沃茨之遗》背后的版权拥有者沃纳兄弟(Warner Bros.)曾推出过Nemesis系统,用于增强NPC的记忆与反应,但游戏中却未引入类似元素。这或许部分原因是因为游戏基于JK Rowling的版权作品,她近年来被指控持有变性歧视观点。这让许多玩家关注到,为什么一个源自 Rowling 的奇幻世界会如此逃避道德后果的设计?

开发者在采访中曾试图规避争议,但游戏似乎隐隐反映出一种对开发商立场的妥协:在游戏中不让玩家反思自己的行为。这难免让人怀疑作品是否真正尊重了游戏的道德维度。

不过,开发过程中,至少曾一度有意让玩家思考:欺凌行为的惩罚甚至可以被看作谋杀的五分之一。

总结

虽然《霍格沃茨之遗》没有正式推出完整的道德体系,但从隐藏的文件和系统开发痕迹来看,未来有可能实现一个更具互动性和道德深度的游戏机制。这也提醒我们,游戏设计不仅仅是玩法与画面,更关乎玩家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期待在未来的作品中,开发者能更加充分地探索与体现这些元素。

常见问答(FAQ)

Q: 《霍格沃茨之遗》会不会引入世界观中的道德体系?

A: 根据数据挖掘的发现,开发者曾经尝试引入道德系统,包括积分和行为惩罚,不过最终未在游戏上线版本中实现。目前还没有官方确认是否会在未来的更新中加入这类机制。

Q: 为什么《霍格沃茨之遗》没有惩罚玩家的恶劣行为?

A: 官方开发者曾表示游戏不想过于评判玩家的行为,可能考虑到游戏体验的包容性。但隐藏文件显示,之前有计划加入惩罚系统,只是因为时间或资源限制未能实现。这也引发了关于道德责任与游戏设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