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十年前:2012年6月的游戏行业预言
游戏产业变化迅速,行业内大多关注未来的发展方向,少有人回顾过去。这种趋势虽在所难免,但从历史中学习,也能带来宝贵的启示。
为了帮助大家回忆并深入理解行业的演变,GamesIndustry.biz 每月都会推出一篇特别报道,回顾十年前的行业大事。
2012年6月:游戏主机被宣判“死亡”
那年六月,关于主机市场“死去”的预言由当时游戏界知名导演大卫·贾菲(David Jaffe)提出。他曾是《战神》(God of War)系列的总监,也是看衰任天堂新一代Wii U的先行者。
他不是出于狂热的主机粉丝的观点,而是来自行业“观察者”的分析——一种更为严肃的担忧。而且,他还提到对当时展出的软件缺乏兴趣,这是许多业内人士在任天堂E3发布会后共有的看法。
贾菲的行业预测
“我认为,这是一个逐渐衰退的市场,”贾菲表示。“这并不是说硬件本身有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变化:商业模式改变、智能手机、平板、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像Gaikai和云游戏的出现,都让传统游戏主机的地位受到冲击。”
“看,主机的时代快要过去了。我猜在十年内(或许更早),但十年来说,是个比较保守的估计——我敢打包票:下一代硬件,可能会是最后一代主机。而且,它们本身也应该如此。”
市场实际:事实证明贾菲的预测失误
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事实上,2012年预测中的“主机即将灭亡”,在所难免地显得牵强。我们可以回顾这些年来的市场表现——
任天堂Switch:已售出1.08亿台,超过了此前销量最高的Wii(1.02亿),并有望在未来达到更高的销量(如Game Boy的1.19亿基数)。索尼PlayStation系列:PS4销量破亿,PS5自上市以来也持续供不应求,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生命力。微软Xbox:前一代Xbox One因一些局限性市场表现不佳,然而Xbox Series X和S在供货紧张中反弹,销量亦逐步增加。可以说,主机游戏市场仍充满活力,而且那些声称“主机死了”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此,现在的市场不仅生机勃勃,还在不断创新。
行业“变革”的深层次含义
贾菲的观点虽然在表面上似乎预言了“主机的终结”,但其实更准确地说,是“传统主机模式”的更替。贾菲提到:
“这不意味着你不还会买索尼的硬件,但你更可能买的是一台流媒体电视,能玩到精彩的游戏内容。索尼依然会制造伟大的游戏大作,比如《战神》和《古墓奇兵》,但他们更像是电影制片厂,专注于内容制造。”
“那颗彗星撞地球了,尘埃遮住了太阳,恐龙灭绝了,但游戏没有灭绝!我们会一直拥有一流的画质和精彩的游戏,只是传递方式变了。”
游戏硬件的新常态
这其实是“主机已死”的一种变形——2012年的“主机范式”已不复存在。即使我们觉得PS5和PS3在某些方面类似,但自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平台的“围墙花园”逐步融合,内容跨平台成为趋势。比如,索尼将大量第一方独占游戏带到PC平台,并在发售时同步加入Xbox和Game Pass。微软的《我的世界》和独立游戏大作如《杯头》(Cuphead)、《奥里与迷失之星》(Ori and the Blind Forest)等纷纷跨平台发行,扩大了玩家基础。未来的主机市场展望
总体来看,主机市场依然健康繁荣,从硬件销量到内容创新都表现亮眼。曾经的“主机末日预言”如今看似天方夜谭,反而成为笑谈。
常见问答(FAQs)
Q: 未来十年,主机行业会走向何方?
A: 虽然传统的硬件主机可能会逐渐转变为内容平台,但它仍将持续存在,特别是在高端游戏和虚拟现实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云游戏和跨平台内容的崛起,将带来全新的生态系统。
Q: 数字下载和云游戏会取代实体主机吗?
A: 这仍在发展中,但目前来看,实体主机与数字内容共同存在。云游戏提供了更便捷和多样的体验,但硬件设备和本地存储的需求依然存在,二者相辅相成。
游戏发展回顾:从硬件到云端流媒体的变革
Nintendo在移动平台的突破
曾经,任天堂(Nintendo)作为主机平台的坚守者,很少将产品移植到非自有平台。直到2015年,当公司财务陷入低谷,受到投资者压力,任天堂才开始涉足手机游戏市场,逐步打破了这一传统。

主机游戏库的变化
随着时间推移,硬件专属第三方游戏变得越来越稀少,跨平台的游戏移植也变得司空见惯(只要硬件足够强大能应对)。 indie游戏的兴起使得三大平台都充满了海量原创内容,玩家几乎难以一一体验。各种新作如火如荼,为玩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娱乐选择。
云端流媒体的兴起与挑战
在2012年,关于“主机已死”的预言中,云端串流技术成为焦点。那时,Gaikai 和 OnLive 纷纷推出服务,业界和开发者都在关注其背后潜藏的巨大变革潜力。“OnLive:首个被视为杀手级的云端游戏服务”
OnLive的失败与时代的变迁
尽管当时的预言引发热议,但实际情况是,这项技术早期效果并不理想,用户接受度也不高。OnLive难以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最终宣布破产,员工裁员,关闭运营。Gaikai 被索尼收购,后者将其打造成2014年推出的PlayStation Now服务的一部分,但市场推广并不热烈。

云端技术的崛起
如今,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改善,Game Pass 和 Stadia 等云端串流平台表现出更强的实力。微软的Game Pass,支持游戏下载和串流,结合自家第一方工作室,已成为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同时,微软也开始探索不依赖传统主机的Xbox生态,比如计划推出三星智能电视的流媒体应用,以及曾暂缓的USB流媒体设备计划。这些举措都表明,微软正意图打造一个超越传统主机的Xbox生态系统。
关于游戏主机的未来
在三大主机制造商中,微软目前位于后位,但其强大的订阅服务策略可能带来逆转。根据本周NPD数据显示,2022年前几个月,美国消费者在Xbox Series X和S上的花费已超过Switch和PS5。虽然Switch仍在销量上占优,PS5因供应紧张受限,但与Xbox One时代相比,无疑实现了显著的提升。随着Xbox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其非硬件扩展部分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会逐步增强。
数字化与云端的双刃剑
虽然2012年关于云游戏的担忧依然存在——对网络质量的依赖、服务器宕机带来的无能为力——但数字发行、全时在线、游戏即服务的普及,使得这些限制变得更加明显和普遍。未来,当“传统”主机体验和限制逐渐与云端相近,面对便利性的优势,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流媒体服务。那时,实体主机的概念或许真的走到尽头。
主机是否会真正消亡?
如果一切高速发展到这个点,主机是否会完全消失?其实,答案尚不明朗。“没有明确的定义什么是主机”,这是一个复杂且模糊的话题。正如有人问:“主机和PC、智能手机、掌机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其实,只要能连接到电视、提供游戏体验的设备,似乎都可以被视作“主机”。

总结
无论是传统硬件主机,还是云端、软件形式的发展,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带给玩家更便捷、更丰富的体验。也许,未来的“主机”会以新的形式存在,甚至不再局限于实体设备,但其核心精神——提供优质游戏内容——将永不过时。
常见问答(FAQ)
Q: 云游戏会取代传统主机吗?
A: 随着技术成熟和基础设施改善,云游戏可能会大幅影响传统主机市场,但短期内还难以完全取代实体硬件。未来或许会成为主流补充或主要方式之一。
Q: 你认为主机还会存在多久?
A: 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答案。技术变化迅速,概念也在不断演变。可以预见的是,主机硬件会不断融合云端和软件创新,可能以新的形式持续存在,但传统实体主机的传统形态未来或许会逐渐减少。
游戏资讯译文(2024年版)
一、游戏主机与其他设备的区别
游戏主机曾被认为是装载有卡带或光盘的游戏箱,玩家换装不同的游戏卡带或光盘即可游戏。但是,硬盘和数字分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如今,主机不仅可以进行补丁更新,还引入了免费游戏(免费试玩)模式,甚至一些主机已完全放弃了实体媒介。虽然它们配备了舒适的控制器,硬件专为游戏设计,但这些已不再是主机与PC、智能手机、掌机等其他设备的根本区别。
另一方面,许多非主机设备也采纳了类似的特性,比如流媒体播放、社交媒体发帖等。尽管如此,主机品牌如PlayStation、Nintendo、Xbox的名称依旧是区分的象征。然而,微软之前已将Xbox品牌扩展到PC平台,索尼也推动了PlayStation Mobile项目,更不用说任天堂也开始将原创游戏和其核心IP移植到智能手机上。由此可见,主机逐渐模糊了传统定义,其未来方向也充满变数。
二、主机的未来和演变
可以肯定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游戏主机正逐渐消退,未来可能不再以我们熟悉的形式存在。但其真正的“杀手”并不是云端流媒体、平板电脑或增强现实设备,而是不断的技术迭代与创新的自然循环。这一过程如同慢动作的“死亡与重生”,不断从其他技术和趋势中汲取灵感,逐步适应整个游戏与消费电子行业的变革。
我们可以哀悼像梦幻™s这样的经典主机的离去——它们曾经如此美丽、如此独特——但无法阻止这股潮流,因为变化是唯一永恒的法则。
六月份2012年的重大游戏事件
E3 2012盛会回顾
任天堂推出了Wii U的发售时间阵容,包括《Pikmin 3》、《New Super Mario Bros. U》、《Nintendoland》和《Zombi U》。同时宣布Wii U允许同时使用两个GamePad,但这一功能最终未能实现。微软在本次E3的重要发布是SmartGlass第二屏整合,可以让用户用手机或平板控制Xbox 360。虽然EA对此持积极态度,但实际应用如在《Madden》中的战术指挥或在看《权力的游戏》时边看边显示地图,实际吸引力不足,反而令人联想到Nintento的Dreamcast VMU或Nintendo DS的第二屏功能的前车之鉴。索尼则带来了《最后的生还者》,试图缓解焦点偏离的会议内容,其他展示还包括《战神:升天》、《PlayStation All-Stars: Battle Royale》、《刺客信条3》和新推出的PlayStation Vita。除了媒体发布会,Carmack展示了在VR头盔上的《毁灭战士3 BFG 版》,也为即将众筹的Oculus Rift带来初步关注与期待。几个月前,Capcom制作人小野義徳曾因过度工作出现医疗危机。近期,他澄清“有人告诉你我休息是谎言”,他表示自己未接到公司任何休息通知,甚至在出院后仍然火速返回工作岗位,且公司对他表示关心,但工作安排仍满档。令人惊讶的是,小野還在Capcom继续工作了八年之久,直到近期才离职。三、关于“好决策”与“坏决策”的讨论
坏决策:引入数字预购的概念是一个错误。相较实体媒体,预购数字版让人没有实际的购买压力,因为没有实体商品可以错过。数字预购实际上成为了消费者反对理性购入的“反叛”。
坏决策:任天堂总裁岩田聪曾认为微软的SmartGlass和索尼Vita-PS3联动是Wii U的模仿者,觉得“这显示他们看到我们所做的尝试有价值”。然而事实证明,很少有人真正认可Wii U、SmartGlass或Vita Remote Play的价值。相反,任天堂Switch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其创新方式尚未被任何主机厂商采用。
坏决策:当被问及有关任天堂的某份财务报告时,相关决策也曾被质疑为错误。
常见问答(FAQs)
Q: 未来的游戏主机会变成什么样?
未来的游戏主机可能会更趋向于云端流媒体、虚拟现实或多平台互联,设备出现整合与去硬件化的趋势,但核心仍然是提供优质的游戏体验。不同设备的融合将会更加强烈,硬件可能逐渐融入到其他电子设备中。Q: 传统主机为什么会逐渐边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多平台发展,玩家可以随时随地体验游戏。实体硬件的成本和局限性使得云端和软件服务成为趋势,导致传统主机逐步退出市场。创新和用户便携性成为未来的关键。游戏资讯汇总任天堂:关于3DS XL的未来规划
在准备推出3DS XL时,任天堂的宫本茂直接否定了这一想法,他表示自己已经在考虑下一代的掌上游戏机了。
宫本茂的观点
"我觉得现在的3DS硬件已经非常满意了,"他说。"我觉得它是这个世代中最好的……我们目前正在考虑的,可能是为未来一代的掌机做准备。"
时间线回顾
不到两周后,3DS XL正式宣布。继之而来的产品还有2013年的Nintendo 2DS、2014年的新款Nintendo 3DS、2015年的新款Nintendo 3DS XL以及2017年的新款Nintendo 2DS XL。
关于微软Kinect与SmartGlass的判断
早期预警
【坏的判断】微软当时的副总裁Phil Spencer在E3上告诉我们,“很多关于Kinect的事情”会像SmartGlass一样发展。如果他的意思是Kinect最终会沦为一个噱头,没有实际益处的游戏创新,那么这可能是个对的判断。但在2012年,微软仍然对Kinect充满信心,甚至计划将其作为次年Xbox One的核心配件,因此他的意思是Kinect将变成一个普及且受喜爱的功能。
现状
“我现在很少有人问我关于Kinect的问题,因为Kinect几乎在我们所有的操作中都自然出现,”Spencer说。“比如在《潜行者》系列中,你可以说‘嘿,你’,守卫会转身,因为他们听到了。这都是因为Kinect在那里并且正常工作。两年前,没有任何主机能听见你说话,但现在大家都期待这个功能。SmartGlass也会实现类似的功能。”
THQ公司的沉浮:从荣耀到破产
早期预测
【坏的判断】在接任THQ总裁后,杰森·鲁宾回应了批评者对公司未来的担忧,他指出,"大家都在批评我们,但我们在E3上仍然有不少重要的游戏,例如《丧尸之殇》被视为潜力巨大的游戏……然而THQ似乎撑不过去。比如《麦特罗:灯火残光》获得最佳游戏提名,《战地先锋》的续作也拿到了提名,但公司似乎难以持续发展。"
破产现实
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预言。2014年12月,THQ宣布破产。旗下知名作品包括2013年的《麦特罗:灯火残光》(由Deep Silver发行)、2013年的《战地先锋2》(由世嘉发行)以及2014年的《南方公园:丧尸之殇》(由育碧发行)。
EA与任天堂的合作:从希望到失望
最初的承诺
【坏的判断】2011年,EA在Wii U发布会中承诺,将与任天堂建立“空前的合作关系”。在2012年E3上,EA透露除了《质量效应3》的移植之外,还会有更多Wii U游戏。EA标签部部长Frank Gibeau表示:“我们在为Wii U开发一些新游戏,支持它的阵容会比Wii更多。作为首款新一代平台,我们非常支持它。”
实际结果
然而,EA在Wii U只推出了4款游戏,六个月后便停止支持。而在Wii平台上,EA共发行89款游戏。
“正确的预判”或“挽回的机会”
【好的判断】Gibeau曾预言,即使游戏订阅用户有所减少,《星球大战:旧共和国》的玩家仍会在十年后继续玩下去。这一预言被视为部分正确,游戏在2014年推出了《遗产:席之盟》扩展包。
结语
如今,《星球大战:旧共和国》仍由EA运营,持续推出更新,证明了Gibeau的预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