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玩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表现出浓厚兴趣

中国国旗

根据最新报告显示,来自中国的玩家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热情正在持续升温。

2025年中国游戏玩家行为及市场洞察报告简介

Niko Partners于2025年8月27日发布了《中国玩家行为与市场洞察》报告,访问了1,058名中国游戏玩家,旨在提供关于玩家人口统计、行为和参与度的详细分析。

生成式AI在中国游戏中的应用与认知

报告显示,有39.4%的中国玩家对生成式AI在游戏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而85.2%的玩家已知晓相关技术。

Niko Partners指出,国内游戏工作室在此领域已走在前列,约60%的企业已将生成式AI整合到开发流程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易在此方面表现突出,其“《逆水寒》手游引入了多项生成式AI功能,让玩家可以与智能NPC互动或利用游戏内角色创建定制视频。”

电竞和游戏直播仍是重要行业

调查还发现,电竞和游戏直播在2025年的中国游戏市场依然扮演“关键角色”。

有4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参与电竞活动,包括观看或参与比赛;同时,有四分之一的玩家会定期观看游戏主播,认为“网红和主播在游戏营销推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短视频平台成为游戏信息的重要来源

Niko Partners的报告指出,抖音(Douyin)和快手等短视频应用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游戏开发者触达玩家的重要营销渠道”。

调查显示,41%的中国玩家通过这些短视频平台获取游戏信息,领先于游戏专门平台和商店(38.7%)、社交媒体(33.9%)、即时通讯工具(33.4%)以及网红和主播(31.6%)的渠道。

报告提到,尽管“短视频是移动端和PC端玩家的主要信息源”,但在游戏机平台上,游戏推荐类的平台仍是玩家获取信息的首选。

迷你游戏逐渐崭露头角

报告还发现,迷你游戏已成为中国市场的“显著板块”。

定义方面,迷你游戏指那些“可以立即玩,无需下载,通常在微信、抖音等平台和应用中即可体验的游戏”。

数据显示,有84.4%的中国玩家曾玩过迷你游戏,其中女性玩家的日常参与比例为17.7%,远高于男性的10.3%。

“迷你游戏正吸引更广泛和更休闲的用户群体,已占到中国整体游戏玩家支出近10%的份额。” Niko Partners表示。

2024年游戏市场规模与未来展望

在2024年,Niko Partners发布的市场模型报告显示,亚洲、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的游戏市场通过软件和服务的玩家支出,达到了8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

预测指出,未来该地区的市场仍将稳步增长,到2029年,亚洲及MENA地区的游戏市场收入预计将达到960亿美元,展现出持续的增长潜力。

常见问答(FAQ)

Q: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未来的游戏开发

A: 生成式AI有望带来更丰富的游戏内容与个性化体验,自动生成角色、剧情和互动元素,提升玩家的沉浸感与游戏的多样性。

Q: 中国市场的电竞和直播行业未来趋势如何?

A: 随着基础设施改善与内容多样化,电竞和直播将继续成为中国游戏产业的重要支柱,同时促进新一代内容创作者的发展与生态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