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速生桉产业为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了提升速生桉造林经济效益,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速生桉造林技术为例,结合速生桉的生物特性,从科学育苗、造林栽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速生桉造林技术要点。
关键词 速生桉;造林技术;广西国有高峰林场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73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气候温暖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着非常好的光热条件,年平均温度19.9 ℃,平均日照时间为1 659.5 h,年降水量1 763 mm,非常适合速生桉栽培。因此,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为例,加强对速生桉造林高产技术要点的探索,对提升林场桉树造林生产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速生桉生物特性
速生桉具有以下生物特性。1)向阳性强。速生桉喜温、喜光,耐旱能力强,有着较强的趋光性,林缘效应显著。2)趋肥性强。速生桉在实际生长时,对土壤立地条件有较高要求,整个生长周期需肥量大,因此土壤肥力越强,桉树生长速度越快。3)根系发达。速生桉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层30 m,横向扩展也能够达到30 m。速生桉固土能力较强,可以有效保持水土稳定。4)生长速度快。速生桉顾名思义,生长速度较快,5年内可以长成大树[1]。在亚热带地区,速生桉每年平均生长高度为3 m;在热带地区,每年平均生长高度在4 m。利用速生桉造林,第2年林木可郁闭,5年即可以达到采伐条件。5)萌芽能力强。速生桉的根部、茎部有着较强的萌芽能力,若主干枝条折断,则在折断部位会有大量枝条迅速萌发。6)繁殖迅速。速生桉有着非常显著的杂交优势,树木栽植4~5年后可以结果,并在自然状态下杂交,形成新品种。新品种与母本相比,生长优势更加明显。
2 科学育苗
2.1 合理选种
在选择速生桉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立地条件等情况,科学选择。例如,若栽植地冬季气温较低,则应优先选择一些耐寒的速生桉品种,如尾赤桉、尾巨桉等;若栽植地的气候条件温和适宜,土壤立地条件好,可以选择生长速度更快、经济性能更强的桉树品种,如尾叶桉等。同时,应关注速生桉品种本身的品质,优先选择经济性高、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好的速生桉品种。适合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种植的速生桉品种包括细叶桉、尾叶桉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种。
2.2 苗圃地选择
为创造一个更好的桉树育苗环境,应提高对苗圃地选择的重视程度。要求选择的苗圃地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条件优良,土壤肥沃。在完成苗圃地选择后,还应加强苗圃地的整地处理,通过对土地进行翻耕,保证土壤细碎,将石块、残根等杂物清除干净,促进速生桉苗健康生长。
2.3 容器育苗
为了提高速生桉育苗的成活率,可以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容器采用无纺布材料制作而成,在容器内装育苗土壤。育苗土壤除了要包含各种营养物质元素外,还要求保持湿润,含水量控制在12%左右。育苗基质要,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与通透性,宜选择黄土+有机腐熟肥料。
选择长势良好的继代培养苗进行培育。苗木的高度不宜过高,一般在20~30 cm。进入育苗后期,为了提升苗木的环境适应能力,还应注意加强炼苗。在苗木移栽前7 d,可以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间段,将容器苗摆放在平坦地面上进行晾晒,使其接受风吹、光照,起到良好的炼苗效果[2]。在炼苗期间,注意早晚各浇1次水,保持育苗土壤湿润。在淋水时,还可以在水中溶入适量的化肥,满足苗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提升苗木的抗性。
3 造林
3.1 合理选地
通过速生桉生物特性可知,速生桉喜光、喜温、耐热、耐旱,且对土壤立地条件要求高,喜肥沃土壤,对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进行速生桉造林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气候条件,科学合理选择造林地。要求造林地排灌条件优良,土壤肥沃,所在区域的气候适合速生桉生长,光照条件充足。如有必要,还可以对造林地的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分析,要求造林地表土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土壤不宜过于干旱,含水量不低于40%。在造林地周围,要求有水源可供灌溉。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是广西大型林场之一,位于广西南宁市盆地北缘,主要由山丘、丘陵组成,土壤为肥沃的赤红壤,非常适合速生桉种植[3]。因此,可在该林场选择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丘陵、山地区域作为速生桉造林地。
3.2 炼山整地
在确定造林地后,还应加强炼山整地工作,对现有林地进行全面清理,为桉树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炼山清理的过程中,应提前开挖好防火带,并上报当地的消防部门进行备案,有效预防火灾安全事故发生。针对扎根于地下的灌木,很难一次性根除,可以采用伐根催腐的方式,加快灌木死亡,提高清理效率。在完成林地清理后,应开始开垦林地。在开垦过程中,可以对整个林地的土壤进行翻耕处理,改善林地土壤的透气性,保持土壤疏松肥沃;还可以配合穴垦、带垦等方式,为速生桉种植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丘陵地的地势比较低,建议采用穴垦的方式,可以汇集更多雨水。如果整体林地的地势平坦,建议采用带垦的方式。
3.3 挖穴与基肥施用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丘陵、山地较多,因此采用穴垦方式进行整地。可以选择在秋冬季节开展此项工作,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同时,结合实际速生桉种植要求,合理控制株距与行距。如果速生桉直径较大,株距与行距控制在1.5 m×4.0 m,目的是减小林木后期的郁闭度,提升林木内部的通风透光性,同时便于后续进行伐林抚育。
在完成种植穴开挖工作后,还应做好基肥的施用。可在速生桉苗木移栽前15~20 d开展基肥施用工作。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一般每个种植穴内施用450~500 g钙磷镁肥料+150~200 g复合肥料。在施用基肥的过程中,可以先将肥料倒入种植穴底部,然后回填表土,当回填至坑穴的66%时,将回填的表土与肥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最后再将剩余的表土回填至穴内。在回填期间,注意及时挑出回填土中的石块、塑料袋、残根等杂物。回填后的种植穴整体呈凹形,便于后续速生桉种植,以及收集更多雨水,进一步提高土壤墒情,为后续速生桉幼苗的成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3.4 苗木栽植
速生桉栽植要点如下。
1)科学选择栽培时间。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速生桉的最佳栽培时间为每年的3—5月。在这一时期,该林场所在地区以阴雨天气为主,适合进行速生桉栽培,可进一步提高速生桉的造林成活率。如果造林时天气晴朗,不建议在中午光照较强时造林,易降低速生桉成活率。
2)做好速生桉栽培准备。在正式栽培速生桉苗木时,应先将育苗容器去除。如果育苗期采用了无纺布材料,则可以连同容器一起栽培种植。为了提高速生桉成活率,可以先对速生桉进行浸根处理,浸根水中加入防治白蚁的药物,提升速生桉抗虫害能力,同时能够保持速生桉苗木根系湿润,加快生根的速度。
3)速生桉栽植。在种植速生桉时,可以提前挖掘好坑穴,然后在坑穴内覆盖33%回填土,再将速生桉苗木垂直置于坑内,扶正苗木。在此期间确保速生桉根系保持舒展,不存在窝根问题[4]。然后继续回填土壤,将整个树坑填实,要求回填土覆盖容器上缘2~4 cm,最后轻轻踩踏,做好压实处理,避免后续浇水时苗木倾倒。
3.5 抚育管理措施
桉树抚育管理措施包括以下5点。
1)补植。在桉树栽植后7~10 d,应观察桉树的成活情况,及时清除死苗、病苗,并补植新苗。为了保持桉树林的均匀度,应尽可能选择同期苗。补植位置应选择原位,从而避免造成种植资源的浪费。
2)追肥。由于速生桉生长速度比较快,在生长过程中需肥量也比较大。在后续进行抚育管理时,必须加强追肥工作。在具体追肥时,应分阶段追肥。第1次追肥选择在速生桉种植30 d后,追肥方式采用“沟施法”,即在速生桉根系附近区域开挖两条施肥沟,沟长20 cm、深15 cm、宽10 cm。然后在每条施肥沟内撒施0.5 kg的复合肥,最后对施肥沟进行覆土,以满足桉树生长需求。
3)扩穴。在追肥期间,可以同时开展扩穴工作,给予桉树更大的生长空间。通常需要先将桉树根系附近的杂草全部清除,再进行扩穴,扩穴范围是树穴周围50 cm的区域。在完成扩穴后,还需要从桉树根部入手,搭建一个圆形的平台,平台的高度为10~15 cm,以提升桉树苗木的稳定性,增强桉树的抗风能力。
4)除草。因为桉树种植场地为林场山地丘陵地区,杂草生长的速度较快,所以应合理划分时间段,做好除草工作。一般在完成桉树种植的3个月后,开展第1次除草。在此后两年内,每年需要除草两次,
第1次除草为4—5月,第2次除草为7—8月。在开展除草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配合松土工作,提升林地土壤的透气性。松土采用穴垦的方式,为了防止对桉树根系造成伤害,松土通过人力完成。桉树除草宜早不宜晚,如果杂草数量较多,应优先使用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可以在有效抑制杂草生长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林场自然生态环境。
5)剪枝处理。在桉树种植6个月后,可以进行修剪整枝,将病枝、弱枝去除。当桉树枝条长度在2.0~2.5 m时,需要保留3~5个健壮枝条,其他的病弱枝全部去除。在间隔1年后,再次进行枝条修剪,保留1~2个健壮枝条,有利于营养集中供应,加快桉树生长速度。
4 病虫害防治技术
4.1 病害防治
1)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根部传播,为害桉树枝干、叶片。在防治方面,针对新栽培的桉树,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统一运往林区外部销毁。栽培期间加强林地排涝,做好土壤消毒处理[5]。在农业防治方面,应选择抗病品种。还可以使用20%土菌狂杀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灌根或喷雾,隔7~10 d用药1次,共施药2~3次。
2)灰霉病常见于桉树种植初期,此时正值林场雨水不稳定的时期,温度较低,易暴发灰霉病。在防治方面,应注重多施磷肥和钾肥,减少氮肥施用量。当遭遇低温天气时,可以喷洒1∶100波尔多液,对桉树灰霉病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还可以使用70%可杀得600~800倍液进行杀菌防治,每间隔10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
4.2 虫害防治
1)桉蝙蛾主要为害桉树幼苗。在防治方面,在新造林区域,应集中铲除桉蝙蛾寄主植物,期间合理施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桉树木质化程度,可以有效预防桉蝙蛾入侵。在桉蝙蛾幼虫期和蛹期,可以使用白僵菌进行防治,以有效保护桉树生态环境。此外,可以采用人工防治方法,撕开虫粪包,用铁丝直捅蛀道,将幼虫捅死。如果桉蝙蛾数量较多,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注射蛀道灭杀害虫。
2)白蚁是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常见害虫,主要为害桉树树干皮部。在防治方面,可以通过将甘蔗渣、食糖埋入土中,引诱白蚁聚集,然后集中使用农药毒杀。还可找到白蚁窝,在窝内喷0.2%克蚁星1 000倍液,灭杀整群白蚁。在桉树造林栽培时,用45%~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混合泥浆蘸根,对防治白蚁有良好的效果。
5 结语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速生桉栽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复杂性,在这一过程中,应立足各环节,在了解速生桉生物特性的基础上,落实各种栽培管理细节,以有效提高速生桉的成活率,提升速生桉栽培生产经济效益,推动林场经营建设实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霞,李涛.速生桉树的营造林技术与效益[J].中国林业产业,2023(12):47-48.
[2] 宋一广.速生桉营造林高产技术要点[J].广东蚕业,2023,57(12):66-68.
[3] 张大力.速生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广东蚕业,2022,56(5):81-83.
[4] 谭鸿疆.速生桉树营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1(16):161-162.
[5] 周碧珍.敢壮山林场桉树萌芽更新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浅析[J].南方农业,2024,18(2):174-176.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