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基于国际视野从音乐教育理论中发掘出适用的理念和方法,促使我国音乐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在融合之中实现创新,是当代音乐教育的必经之路。由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著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的《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一书,正是着眼于国际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并且结合作者40多年在音乐教育领域学习、教学和研究的全面经验,以及对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完整把握,提炼总结出了有助于我国音乐教育实践优化的音乐教学法、音乐课程设置、音乐教学评价、音乐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新启示,以及有利于我国音乐教育理论发展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社会学、比较音乐教育学等方面的新见解。
《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一书的研究内容几乎囊括了音乐教育学的主要范畴,同时涉及历史发展、社会文化、教育政策、哲学基础、神经科学、教师教育等相关领域,基于这种多学科的开阔视角,本书致力于音乐教育全过程的研究,力求揭示音乐教育的本质规律、促成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从而更有效地全面指导音乐教育的实施,由此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国际教育政策的深刻理解、对世界前沿信息的密切关注,以及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深耕和对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创新。
全书首先从对音乐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的思考入手,探讨了师范类音乐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标准与评价。此外,作者还富有创见地提出了针对非文化中心地区的高等音乐师范教育“一体两翼一网”的办学和社会服务结构模式,以及“非学科课程”这一广义的课程概念及其模式固化策略。不仅体现出了对音乐教育的深刻见解,也展现出了对社会需求的高度关切。
其后,本书进入到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及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研究,不仅经由对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世界文化音乐政策及世界音乐教育概念的梳理,重新审视了音乐教育的目标,并提出了建立世界音乐教育学的必要性及其基本研究范畴和教学理论等基本问题,也基于国外科学家和教育家在脑科学、神经科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围绕音乐与认知发展而展开的重要研究及其阐发出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提出了开展跨学科、多维度的音乐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初步的研究模型,例如对于神经音乐学及其研究切入点的动议,关于综合音乐课程的技术和思想平台的研制模型的探索,从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看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等等。
在此基础上,本书深入到音乐教育的认知与发展心理探讨。在这一部分,作者主要在认知主义的视域下展开对音乐教育的思考。作者通过对20世纪中期美国的“零点计划”及其领袖人物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埃德温·戈登音乐教育思想的根基及其意义的考究,阐释了音乐教育的认知主义观点,并通过音乐认知发展的实证研究,讨论了音乐课程的研制和音乐成就的测量与评价,以及音乐与儿童智慧及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后,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展开了音乐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和音乐心理学的鸟瞰。在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对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改革及其战略的述评,对当代及未来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进行了前瞻与展望,并且从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入手进行了教育改革中音乐课程和教材的国际比较研究,从美国音乐教师最新标准探讨了国际音乐教师教育发展思潮。在对近代音乐心理学概貌的描绘和对实验音乐心理学百年历史与发展趋势的鸟瞰之中,作者梳理了不同心理学派与音乐心理研究范畴的发展轨迹,同时针对音乐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提出跨文化的世界音乐心理研究、多元文化主义的世界音乐教育的解决之道,也将是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本书基于国际视野和多元音乐教育观,展现了面向未来的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体现出作者坚实的学术功底、广博的学术视野、多元的学术观念。同时,作者力图将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置于本土化语境中,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启示和开阔的思路。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科青年项目“岭南传统音乐服务于美育建设的创造性转化研究”(项目编号:GD20YYS12);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建国70年以来广州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GZGJ1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唐文滔/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