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石 岩

传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因而具备文化的属性特征,同时也受到文化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传播既是一种信息交流,又是一种文化互动。人类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与发展,就是因为人类的传播活动使得人与人之间集合成特定群体,并且用特定的符号传播各自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并使之代代相传,最终便约定俗成地形成了特定的民族和文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是旅游者通过区域性的空间移动,将本地区的文化与异空间的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这种文化的传播过程正体现了传播的双向性特征,旅行者既是信息的发出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了新鲜的文化信息,而且又把本地区的文化传输出去。旅游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即时的、互动的感知与交流,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互通的桥梁。旅游与传播虽然在外延和内涵上有着诸多不同,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加表现出相互的依存与共生。文化的传播促进旅游形象的提升,进而增进旅行者与旅游目的地的交流沟通,旅游本身就是文化的信息传播过程,旅游形象的塑造正是通过强有力的传播来实现的。简言之,旅游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

一、旅游中的文化表达

旅游既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方式,又是一种创造和消费文化的精神活动。这种根植于文化审美的生活方式,已不再局限于吃穿住行等简单的物质层面,而是贯穿于人际交往、文化交流等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旅游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生活方式的文化交流体验,内在体验将成为旅游行为的最终目标,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贯穿旅游过程的灵魂内核。旅游大大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人际交流和文化传播。在旅行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量的文化碰撞和信息交流,这种面对面的传播互动,本身就促成了不同文化信息的交流。

(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内核

“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著名人类学家泰勒曾经这样定义“文化”一词。通常对于文化的理解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精神文化层。物质文化层作为文化的载体,主要是指文化的物质要素,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行为文化层作为一种行为文化,主要是指文化的行为要素,包括人类所制定的各种行为准则;精神文化层作为一种心理要素,主要是指文化心理,包括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简单理解,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行为和精神的综合体。

在文化的三个层次中,精神文化层作为核心层,深深根植于人类的潜意识之中,时时刻刻主宰着人类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文化的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三者相互渗透,互为制约。在旅游过程中,只有协调处理好文化的三层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旅游行为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获得旅游体验。

(二)旅游是文化的传播载体

《周易正义》中对于旅游的释义为:“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古人所理解的“游”,就是指通过旅行活动而达到的某种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并由此延伸出的对待周边事物的审美态度。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体验过程,其文化内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具有显著的社会属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而这种社会性便形成了文化。因此,文化便成为旅游的精神内涵和本质属性,在旅游交流的过程中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化的交流互通。

旅游发生的原动力来自于旅行者对于不同文化的追求和体验,旅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多样化的感官体验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种动因便从根本上摆脱了旅游单纯的经济消费目的,而深入其文化本质。旅游过程从表象上理解似乎是经济形式的外在表现,但其深层次的内涵却是文化传播。在旅行过程中,经济基础和物质因素仅仅是旅行发生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在这一消费过程中,旅行者追求的恰恰是贯穿于旅游过程中的精神愉悦和文化享受。人们规划旅游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单纯消费,而是源于一种对于日常生活压力的疏解与放松,对于有别于自己长期生活环境的不同体验与感受,这种愉悦的体验便来自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传播,旅行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都决定了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只有深入挖掘不同文化的内涵属性,才能使各种旅游活动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时代魅力。

二、中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中原”两个字自古有之,“中”出现在殷墟甲骨文之中,本意是指徽帜,“古时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赴,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然则中本徽帜,而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遂引申为中央之义,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原”出现在西周青铜铭文中,主要指水源丰沛,适合居住的地方。简言之,“中”就是中间,“原”就是广阔平原。现如今,狭义的中原特指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中原”一词发展沿用至今,无论从地域界定还是行政划分上,早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渊源,进而确立了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生动缩影和集中写照。而发源于此的中原文化,正是以中原为地域依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而生发出的物质文化、宗教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总称。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原文化自始至终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因此其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核心、炎黄文化的发祥地,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奠基石。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具有深厚的祖根性。由于中原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居于天地之中,自古以来历代帝王纷纷选择中原地区建都立城,上自五帝,下至夏、商、周乃至秦汉,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都古城群。长居于此的中原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伟大的创造力,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多元文化,诸如大家所熟知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足以证明中原文化与生俱来的创新性。如果从裴李岗文化算起,中原文化已经绵延了八千年之久。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中原文化自成体系,从来没有被异化或者中断,而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延续力发生发展,并影响至今。与此同时,中原文化又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其不断吸收接纳外来文化,不断地将先进文化与自身文化融合共生,使之更加辉煌灿烂、更加博采众长。

三、中原文旅融合传播策略与设计方法(一)整合要素资源,追溯文化本源

文化赋予旅游内涵与活力,旅游拓展文化空间与张力。例如当下流行的旅游文创产品便是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更加具有艺术美感和视觉吸引力。再如一些人文景观,同样也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正因为其独有的文化属性,恰如其分地将文化元素转换为视觉元素,进而在旅游资源中得以全新展现,它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价值属性,同时也反映了旅游的本质内涵。文化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和灵魂内涵,为旅游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活力,我们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特色,传播地域文化基因,才能真正实现地方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文化与旅游就好比灵魂和躯体的关系,旅游中蕴含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创意组合生成全新的旅游产品,通过旅游的过程体验重新组合和配置文化元素,进而生成新的旅游文化形态。中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地域文脉,具有鲜明的在地特色和深厚的价值内涵,它无疑是中原地区旅游创意规划的动力源泉。中原文化在旅游规划中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有利于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空间、商业景观、人文古镇,传播中原地域文化特色,而且也更加使得中原旅游体验具有独创性、持续性和创新性。简言之,在旅游过程中对于文化的呈现就是一个从提取整合到重组创新的过程。

(二)激活文旅互补,提升产业创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与旅游在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交叉与融合,二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旅游是文化的传播载体,文化是旅游的内涵精髓,文化的内涵远远大于旅游的形式,旅游是人类长期生活过程中的一个短暂的生活状态,而文化则是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文化与旅游二者互融互通,文化通过旅游进行传播交流,旅游融入文化后更具生命力。

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内涵保障,文化创意无疑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旅游是文化传播和建设的重要路径,是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从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上来理解,文化更注重事业属性,更强调其公益性;而旅游更注重产业属性。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通过文化促进旅游,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功能。但对于文化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注重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基本准则。文化资源不仅是旅游资源,而且其价值决定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内在吸引力,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就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此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又反过来为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等。简言之,文旅融合就是要坚持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最大限度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掘多元模式,推广系统交融

传播促成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互通,不同地区的文化通过过程性的兼容和重组,相互之间彼此吸收,整合借鉴,从文化的世界性来看,其本身也具有统一性、整体性和共享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不同文化间不断整合发展的历史。例如我们熟悉的华夏文明,其并不是单一的民族所创造的人类文明,而是历经了数千年的人类发展变迁史,整合了中华各民族的文明历史,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文化体现。中原文化亦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中原地区社会发展变迁的结果,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变迁发展的产物。

在文旅融合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凝练提取,更要对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译,将中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旅行的外在形式进行景观化、符号化、体验化、互动化以及市场化的呈现,通过这种互动性的体验,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从而不断提升中原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旅游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文化因交流而更加多样,人类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绵延。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文旅融合的发展进程中,只有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命脉才能更加凸显民族风格、民族气概和民族精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