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校园媒体在构建大学生价值体系中的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反映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引领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党和国家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明确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摆在首要位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既标志着我们党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认识,又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媒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而高校校园媒体则是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它作为倡导我国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舞台,在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担当着重要使命,因此切实做好高校校园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将接受高等教育,许多高校毕业生将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我们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进步程度,取决于我们今天在何种程度上以及在何种意义上塑造当代的大学生。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高度重视,并于2004年8月颁布实施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作为社会优秀群体的青年大学生来讲,正确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成形,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和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主流与非主流思想观念并存;二是由利益引发的思想问题更趋复杂;三是信息化对思想观念和交流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四是国内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的时期,这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偏差。比如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较为浓厚;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索取轻奉献,重回报轻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一些大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等,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高校校园媒体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责任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需要示范、培育和引导。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专门机构,作为国家文化的基础传播渠道,高校校园媒体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高校校园媒体有传统形式,也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新型媒体。传统形式如高校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教育电视(闭路)台等,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校园新闻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媒体形式,同时,师生社团报刊、院(系)报刊、校友联谊报刊、班级墙报、宣传橱窗、宣传条幅等也可以说是高校校园媒体。长期以来,高校校园媒体凭借其灵敏的嗅觉、超强的传播力及广泛的影响特点在倡导社会思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校园媒体在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上也理应担负着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重任。

高校校园媒体要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高校校园媒体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的地位。在我国高校,校园媒体作为校园内重要的大众传播渠道,在无形地表达着社会的主导文化,塑造和维护着公共价值。校园媒体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贯穿到日常的理论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思潮引导等工作中,才能慢慢累积出有强势效应的舆论引导力,才能真正锻造出自身的影响力,也才能将肩负的引导舆论的传播责任、身为公器的监督责任、扬善惩恶的道德责任和抵制低俗的文化责任付诸实施,变为真正的社会行动。

高校校园媒体要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者。新世纪新时期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从目前所处的社会阶段看,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高校校园媒体首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主流引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校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要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社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梳辨和整合多元社会意识,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从而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育人方向。

高校校园媒体要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组织者。各种校园媒体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形式和载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教育电视台、校园新闻网等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然后带动学生深入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做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南针和参照系,不断提升我国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

高校校园媒体要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高校校园媒体在建设和谐校园和先进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加强和创新传播方式与手段,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重要保证。用先进人物、典型人物的事迹诠释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使抽象的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变得可信、可亲、可学。

总之,高校校园媒体不仅要加大正确理论的宣传力度,而且要用正确的实践说服人、引导人和教育人,在倡导、组织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和旗手。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谭泓:《公共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

5.屈艳红:《大众传播的现代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6.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

7.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上海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作者为衡水学院法学与思想政治学系副教授)

编校:郑 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