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艺术在游戏开发中的崛起与影响
AI艺术在中国游戏开发中的普及
近期,一份来自Rest of World的报告指出,AI艺术已迅速在中国游戏开发行业中普及,其使用甚至取代了部分人类美术师的工作。这引发了业内对未来AI在创意产业中的角色的广泛关注。
AI工具的崛起及应用范围
自去年二月份起,像Midjourney和DALL-E这样的AI生成工具开始被广泛采用。从小型独立开发者到腾讯、网易等大型企业,都开始利用AI生成角色、场景和宣传素材等内容。这些公司通过AI技术,大幅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独立工作室到行业巨头的转变
以中国的独立开发者小迪为例,他表示,为节省成本,他和他的团队开始使用AI来制作美术作品,以取代原先的外包流程。由此可见,AI为小规模团队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引发了关于艺术品质和原创性的讨论。
就业影响及行业变化
据游戏行业招聘人员李雷介绍,过去一年,插画师岗位的数量下降了近70%,主要原因是AI的快速发展。“许多老板可能觉得不需要那么多人手,”李雷说。
受访的艺术家们普遍感到压力,并被鼓励使用AI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来自重庆的独立工作室艺术家徐莹莹表示:“AI的发展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两个人完全可以完成过去十个人的工作。”
AI在游戏开发中的其他应用
除了艺术,AI还在游戏的写作、配音和设计等多个部门中崭露头角。艺术在游戏制作中通常是第一批引入的环节,很多中国游戏美术师担心他们会被AI取代。
这份担忧在整个创意行业中都很普遍。去年,Kickstarter和ArtStation等平台上,AI生成的艺术作品开始大量涌现,引发了对作品真实性和版权的担忧。
法规与未来趋势
中国已在今年一月制定新规,要求“深度仿造”内容必须明确标识,以防止误导公众。最新的草案也扩展到AI生成的图像和视频,但目前尚未涉及在游戏或其他商品中披露AI使用情况的条例。
虽然相关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企业对AI提高效率的强烈需求,短期内AI艺术的使用还会持续增加。小迪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AI绘图只是开始,明年甚至未来几年,可能会扩展到编程或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