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林业工程建设是山东省东阿县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林木种苗培育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关键。近年来,东阿县在林业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林木种苗培育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为全面提升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水平,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苗木保障,进而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存在的种苗质量参差不齐、良种选育与推广不足、培育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种苗质量监管、推进良种选育与推广、提升种苗培育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等对策。
关键词 林业工程;种苗培育;山东省东阿县
中图分类号:S723.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69
林业工程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林木种苗培育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东阿县作为山东省西部的重要县域,近年来在林业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林木种苗培育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提升当地林业工程建设质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东阿县概况
东阿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东南部,地处鲁西平原、黄河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2′~116°33′、北纬36°07′~36°33′,总面积729 km2。东阿县地形以黄河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缓,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 ℃,年平均相对湿度66%,年平均降水量556.9 mm,年平均日照时间2 288.2 h,年平均无霜期217 d,自然条件优越。东阿县水资源总量460亿m3,可利用水量2.8亿m3,地下水矿物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2022年,东阿县生产总值为177.5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6.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6.27亿元。东阿县交通便利,105国道和两条省道在此交汇,聊泰铁路、青兰高速公路和S105济聊一级快捷通道贯穿县境。
2 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现状
2.1 种苗培育基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东阿县积极推进林木种苗培育基地建设,形成了多层次的培育体系。根据相关报告,2023年东阿县有大型林木种苗培育基地3处,分别位于铜城街道、鱼山镇和姜楼镇,总面积约30 hm2,年产各类苗木900万株。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基地配备了现代化育苗设施,包括6座智能温室和4套自动灌溉系统,有效提高了林木种苗培育的效率和质量。相关数据表明,2022年东阿县在各乡镇建立了8个中小型苗圃,总面积约12 hm2,主要培育当地适生树种和特色经济林苗木,年产苗木约300万株。同时,各乡镇政府扶持个体农户及林业合作社参与林木种苗培育,形成了42家小型育苗基地,总面积达18.67 hm2,年产苗木约250万株。
2.2 主要培育树种
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以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为主,涵盖了用材林树种、经济林树种和生态防护林树种等。相关报告显示,2023年东阿县用材林树种种苗培育数量占林木种苗总培育量的45%,主要包括杨树、泡桐和榆树等速生树种,年产苗木约650万株;经济林树种种苗培育数量占林木种苗总培育量的30%,以核桃、枣和苹果等果树为主,年产苗木约450万株,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生态防护林树种种苗培育数量占林木种苗总培育量的25%,主要包括刺槐、国槐和侧柏等耐旱、抗风沙的树种,年产苗木约350万株,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贡献显著。东阿县还注重培育乡土树种和珍稀树种,如银杏、水杉等,虽然种苗培育数量不大,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3 种苗培育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相关报告显示,容器育苗技术在东阿县大型苗圃得到广泛应用,覆盖率达到75%,提高了苗木质量和成活率。机械化育苗水平也有所提升,主要苗圃的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0%。生物技术应用方面,组织培养技术在珍稀树种和优良品种繁育中的使用率达到30%,但仍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调研报告指出,东阿县在种子处理技术上取得了进展,种子催芽、包衣等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5%,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苗木整齐度。然而,在林木种苗病虫害防治方面,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存在改进空间。
3 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存在的问题
3.1 种苗质量参差不齐
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种苗质量参差不齐,这严重影响了林业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和长期发展。根据相关报告,东阿县林木种苗合格率为85%,低于山东省90%的平均水平。林木种苗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部分苗木生长不均匀,同批次苗木高度差异可在30%以上,影响后期造林整齐度;苗木根系发育不良的问题较为普遍,存在根系过短或畸形的情况,影响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和生长势;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导致苗木带病出圃,增加了造林后的管理难度和成本;在种苗品种纯度方面,部分小型苗圃存在种苗品种混杂的情况,种苗品种纯度低于90%的批次占总检查批次的8%。
3.2 良种选育与推广不足
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中,良种选育与推广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目前,东阿县缺乏系统的林木良种选育计划和长期投入,导致优质种源匮乏;育种研究力量薄弱,难以开发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新品种。由于资金限制和技术人员缺乏,优良种子采集、处理和保存等关键环节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1]。在良种推广方面,示范基地建设不足,推广网络不健全,使得优良品种难以大面积应用。林农对良种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良种价格较高,影响了推广效果。政府部门在良种选育与推广政策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林木种苗市场监管不严,优劣种苗混杂,打击了林农使用良种的积极性。
3.3 培育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亟待提高。当前,东阿县林木种苗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不足,大多数种苗培育工作仍以传统的人工操作为主,效率低下且种苗质量难以保证。此外,科学育苗技术应用不足,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和应用滞后,如组织培养、无性繁殖等先进技术应用较少,影响种苗质量和育苗效率[2]。
3.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种苗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东阿县部分苗圃用地规划不合理,多为分散的小型苗圃,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苗圃道路建设不完善,影响生产作业和种苗运输效率[3]。大多数苗圃仍依赖传统的漫灌或人工浇灌方式,灌溉系统落后,不仅耗时耗力,还难以保证均匀供水。林木种苗培育基地种子储藏设施简陋,缺乏恒温恒湿的专业种子库,影响种子活力和保存期限。此外,育苗大棚、温室等设施数量不足且设备老旧,无法满足种苗全年生产需求。
3.5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面临严重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东阿县高学历、高素质的林木种苗培育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化种苗生产的需求。现有育苗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制约了种苗培育水平的提升。基层苗圃技术工人流动性大,经验难以积累,影响种苗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缺乏专业的育种专家,难以开展本地化育种工作,制约了良种选育进程。
4 对策
4.1 加强种苗质量监管
为提升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质量,加强种苗质量监管是关键举措。1)健全林木种苗质量监管体系,成立由林业部门牵头,农业、市场监督等部门参与的联合监管机制,实现全过程、多环节的种苗质量监管。2)完善林木种苗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种苗质量评价标准,涵盖苗木规格、生长指标、抗性要求等方面,并引入第三方种苗质量评价机构,提高种苗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专业性。3)加大监测力度,建议每季度对全县苗圃至少进行1次全面的林木种苗质量抽检,抽检比例提高为30%以上。4)强化林木种苗生产全程监管,从种子采集、育苗到出圃各环节实施跟踪监管,建立种苗生产档案制度[4]。5)加大惩处力度,对生产销售劣质林木种苗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行为严重的可吊销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
4.2 推进良种选育与推广
为推进东阿县林木良种选育与推广,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良种选育投入力度,建立县级良种选育基地,配备先进育种设备,重点开展适应当地环境的耐盐碱、抗旱树种选育。2)强化与省级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育种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提高育种效率。3)建立良种资源库,收集保存优良种质资源,为良种持续选育奠定基础。4)完善良种推广体系,设立示范基地,展示良种优势,增强林农接受意愿。5)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对使用良种的林农给予20%~30%的苗木价格补贴,降低良种使用成本[5]。6)加强技术培训,每年对林业技术人员和种苗生产者进行不少于3次的良种培育和使用培训。
4.3 提升种苗培育技术水平
为提升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水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先进育苗技术的推广力度,如将容器育苗技术在中小型苗圃的应用率提高为70%以上。2)提高林木种苗培育机械化水平,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苗圃引进智能播种机、自动化移栽设备等,将机械化率提升至75%。3)加强生物技术应用,建立生物技术育苗中心,推广组织培养等技术,提高良种快速繁育能力。4)改进病虫害防治方法,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技术,使其应用率在50%以上。5)完善种子处理技术,引入种子活力检测仪、精密包衣机等设备,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苗木整齐度。6)大力发展智能化育苗,在大型苗圃率先建立智能温室系统,实现育苗环境参数自动调控,提高育苗水平。
4.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改善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基础设施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大幅提升苗圃灌溉系统现代化水平,将自动化喷灌系统覆盖率提高到70%,同时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用水效率。2)加大温室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新建或改造现代化温室,使覆盖率达到50%,以满足全年育苗需求。3)完善种子贮藏设施,至少为80%的苗圃配备标准化种子储藏室,以保证种子活力,延长种子贮藏时间。4)改善育苗用地质量,通过土壤改良项目,使90%的苗圃达到优质育苗土壤标准。5)加强交通条件建设,实现95%的苗圃道路硬化,使林木种苗运输便利。6)配备先进检测设备,建立县级综合性林木种苗质量检测中心,并为大型苗圃配备基础检测设备,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监控能力。
4.5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为解决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中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省内外林业院校合作,每年选送优秀技术人员进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2)完善培训体系,每年组织专业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先进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信息化管理等。3)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通过提供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优惠政策,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4)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交流。5)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建立与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人才待遇。
5 结语
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课题,涉及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的现状,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种苗质量参差不齐、良种选育与推广不足、培育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加强种苗质量监管、推进良种选育与推广、提升种苗培育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全面提升东阿县林木种苗培育水平,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苗木保障。
参考文献:
[1] 顾振才.林业种苗培育技术与种苗管理措施探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4(6):100-102.
[2] 夏光玉.优化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提升种苗管理探析[J].中国林业产业,2024(2):68-70.
[3] 康义.林业工程建设中种苗培育的现状和管理探讨[J].农村科学实验,2024(3):118-120.
[4] 谢佳霖.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园艺与种苗,2024,44(1):62-63.
[5] 李许文.林木种苗与森林培育技术研究[J].河北农机,2023(20):112-114.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雷亚茹(1989—),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工程。E-mail:yincan120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