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银川市农业活动中土壤有机污染治理对策

摘 要 宁夏银川市的农业活动导致土壤有机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土壤污染的有效治理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银川市土壤有机污染的来源、分布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影响,识别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监管政策不够完善、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治理技术更新滞后等,并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推广先进的净化技术等一系列改善建议。

关键词 农业活动;土壤有机污染;宁夏银川市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35

银川市位于宁夏中部,因为长期的农业活动,特别是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当地土壤有机污染日趋严重,威胁作物正常生长和居民健康。因此,探究有效的治理对策,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评估银川市土壤有机污染的现状与成因,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对策,以期为地方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1 银川市基本情况

银川市是宁夏的首府,地理坐标为北纬37°29′~

39°23′、东经105°58′~106°58′。银川市北邻内蒙古阿拉善盟,东接陕西省榆林市,南接固原市,西连青铜峡市和平罗县,面积约9 491 km2。银川市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3 000 h,农作物生长期长;无霜期约165 d,年降水量相对较少,但黄河穿境而过,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因此有“塞上江南”之称。银川市的农业在宁夏乃至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主要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方面,2023年银川市小麦播种面积为0.82万hm2,年产量为4.55万t;稻谷播种面积为0.77万hm2,年产量为6.33万t[1]。特色农业方面,宁夏枸杞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闻名国内外;葡萄种植及其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畜牧业方面,银川市主要养殖奶牛、肉牛、生猪和家禽,2023年奶牛存栏量为31.79万头,生猪存栏量为12.55万头,家禽存栏量为229.45万只[1]。银川市畜牧业生产水平高,产品品质优异,可为市场提供大量优质畜产品。

2 污染现状

2.1 畜牧业造成的土壤有机污染

银川市畜牧业造成的土壤有机污染主要源于畜禽养殖过程中有机废弃物的不当处理。畜禽的粪便和尿液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铜、锌等重金属,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表1数据显示,银川市存栏奶牛的金属锌日排放量为70.9 kg,在主要畜禽中最高;平均每头生猪的金属铜日排放量高达146.87 mg,污染等级较高;肉鸡和蛋鸡虽然单只日排放量较低,但存栏量大,累积效应仍不容忽视[2]。未经处理的有机废弃物直接排放会导致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微生物群落失衡、养分过剩和重金属累积,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板结,降低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废弃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抗生素残留也会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有机污染物通过淋溶、径流等途径进入水体,造成富营养化,威胁水生生态系统和居民健康。

2.2 种植业造成的土壤有机污染

银川市农业种植过程中由于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问题严重。有机氯农药是银川市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能够长期存在于土壤中,并经过食物链累积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人们长期接触这类农药,已被证实会引起健康问题,包括癌症、神经系统损害等[3]。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会直接影响作物生长,通过降低作物的抗病力和生长速度,间接减少农产品的产量、降低农产品品质。

由表2可知,银川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差异较大[4]。有较高残留量的p,p-DDE,最大值达到522.949 µg·kg-1,表明这种农药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部分农药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数据较高,如β-HCH的RSD达274.28%,表明这些污染物在不同土壤样本中的浓度波动较大。这种波动与农药使用量、使用历史及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关。

3 存在的问题

3.1 监管政策不够完善

在银川市农业生产活动中,土壤有机污染治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监管政策不够完善。目前,相关政策多侧重于污染后的治理而非预防,且在执行力度和具体实施方面存在不足。这种政策上的不足限制了银川市土壤污染治理的效果。1)现行的监管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对于农业源头的污染物,如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虽有相关管理规定,但缺乏严格的限制和明确的减排目标。2)现行政策忽视了农业活动与工业活动之间的交互作用,未能全面考虑工业排放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3)政策执行中的监管不严和执法不力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监管机构在执行过程中面临人力和技术资源不足的问题,无法覆盖广泛的农业区域,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使得即便政策完备,其实际运行效果也大打折扣,不仅影响了政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而且削弱了农业生产者对政策的接受度和配合度。

3.2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在银川市的农业活动中,土壤有机污染治理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农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淡薄。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成因和表现。1)农民对于土壤污染的长期影响和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因环保教育和信息传递不足,许多农民更倾向于关注眼前的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质量的长远影响。2)农民环保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较为欠缺。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部分农民由于不了解环保型农业技术,长期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手段,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土壤造成了持续的有机污染。3)农民的环保行为受到经济驱动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或补偿机制,许多农民在面对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选择时,更倾向于前者。这种选择不仅影响了土壤环境的健康,也加剧了环境恶化的循环。

3.3 治理技术更新滞后

在银川市的农业活动中,土壤有机污染的治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治理技术滞后。当前应用于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的技术多为传统方法,如物理除污、化学中和等。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有效,但只能解决表层土壤的问题,对于深层土壤或是长期累积的有机污染物则效果不佳。尽管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治理技术已经被逐渐推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生物修复依赖特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银川市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表现不佳。此外,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成本,限制了技术的广泛应用。技术传播和应用的不均衡也是技术滞后的一个表现。虽然一些先进的治理技术在理论和实验室中已取得较好效果,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因技术传播不广、操作复杂、成本高昂等因素,无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4 土壤有机污染治理对策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法律法规是治理银川市农业活动中土壤有机污染的关键。1)制定专门针对有机污染物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列出禁用的高风险农业化学品清单,规定农业生产必须使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农用物资。2)建立多部门协作的监管机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联合执法,定期开展土壤污染普查和重点区域监测工作。3)在主要农业区增设土壤监测站,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定期检测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实现动态监控。发现超标问题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隔离、修复等措施。4)完善惩戒制度,针对违规行为设置阶梯式处罚标准,轻微违规给予警告和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其相关许可证、限制产品销售渠道等。5)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将违规企业和个人纳入“黑名单”,通过社会监督形成震慑。6)制定配套激励政策,对采用生态种植、有机农业模式的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和技术支持,引导农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通过立法、监管、惩戒、激励等方式,构建全方位的土壤有机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有效遏制土壤有机污染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

4.2 加强农民环保教育

在治理土壤有机污染的过程中,银川市要加强环保教育,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可通过教育和宣传,帮助农民认识土壤有机污染带来的危害,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5]。深入农村地区开办讲座,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的成因、影响、防治方法等,并结合实际,使农民直观了解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并学习防治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升其采纳环保农业技术的意愿和能力。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利用多种媒介,如电视、广播和网络,向公众普及土壤污染的知识和影响。广泛的宣传可以增强公众对健康土壤的价值和保护土壤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社会各界支持可持续农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和支持学校在课程中加入环保和土壤保护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长远角度改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为。

4.3 推广先进的净化技术

推广先进的净化技术是解决土壤有机污染问题的有效对策之一。采用和普及现代环保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污染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生物修复技术是治理土壤有机污染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处理能力,通过种植能够吸收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植物,或者添加能够分解污染物的微生物恢复土壤的健康。例如,可以推广使用能够高效降解农药残留和其他有机物的微生物制剂。精准农业技术同样对减少土壤有机污染具有重要作用[6]。农民通过使用土壤和作物监测系统,如无人机和卫星成像技术,可以精确了解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水量,从而优化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过量施用导致的污染。推广有机农业也是减轻土壤有机污染的有效策略。有机农业主张不使用合成农药和化肥,鼓励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有助于减少污染、改善土壤结构和丰富生物多样性

5 结语

银川市农业活动中的土壤有机污染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监管政策不够完善、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和治理技术更新滞后等。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联动。银川市应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强化农民教育,提升其环保意识;推广生物修复和精准农业等先进技术,通过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支持的多元治理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为银川市及宁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银川市统计局.银川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4-04-12)[2024-12-10].

https://www.yinchuan.gov.cn/xxgk/bmxxgkml/stjj/xxgkml_2517/tjxx_7670/tjgb_7671/202404/t20240412_4510264.html.

[2] 豆丁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畜禽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EB/OL].(2013-08-30)[2024-12-10].

https://www.docin.com/p-695245974.html.

[3] 张志军,高奕珏,束蒋成,等.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修复土壤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20,

47(9):131-132.

[4] 王伟,李兴红,陆海,等.银川城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潜在风险[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32-37.

[5] 翟亚男.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1):95-96.

[6] 李翔,魏欣,王胜光.土壤有机污染治理方法及应用管理措施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6):108-110.

(责任编辑:张春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