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杂交水稻制种是保障我国粮食供给的重要基础,实现其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有效途径。湖南省怀化市是我国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对提高制种质量、确保良种供给至关重要。为提高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以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为切入点,分析目前存在的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农机作业服务不健全、土地规模化程度不高、专用机械设备不足及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农机社会服务、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强专用机具研发及推进农机农艺结合等推广策略。
关键词 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湖南省怀化市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49
怀化市地处湖南省西部,位于北纬25°52′22″~
29°01′25″、东经108°47′13″~111°06′30″,总面积
2.76万km2,地跨武陵山地和岭南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1 400 h,年均降水量1 400~1 800 mm,制种环境适宜,是我国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怀化市常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在0.80万hm2以上,年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2 200万kg,占湖南省制种面积的1/3。结合怀化市实际,推广应用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能够有效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子品质,对提高怀化市粮食供给能力、增加农民收益、促进现代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
怀化市作为我国三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市之一,在杂交水稻制种领域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截至2022年
8月,怀化市已建成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4个、省级2个,占湖南省总数的50%;同时,建成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产业集群和优势区域5个。主导制种品种以隆平高科、湘优、威优、兆优等系列为主,已初步形成以中国种子集团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种业集群,打造了18个“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种子生产基地。怀化市每年安排1 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种业振兴,重点用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业基地建设。以芷江县为例,作为怀化市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近年来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在当地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8月,芷江县在9个乡镇
60个建制村建立水稻制种或亲本繁育基地,年制种面积达0.17万hm2,培育多个合作社和大规模制种户完善基础设施,建成0.30万hm2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制种基地。芷江县每年机械化制种面积超过100 hm2,并引进先进烘干设备解决晒种难题,提高了种子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制种周期,为保障粮食供给和打造“国际种业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推广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1)受体制机制的制约,政府主导型推广模式仍是主流,缺乏多元化的推广渠道和灵活的运行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导致新技术、新模式难以快速推广普及。2)作为推广主体的农技人员队伍建设滞后,专业化水平不高,推广手段单一落后,对新技术、新装备的认知理解程度有限,难以精准满足制种者的实际需求[1]。3)推广覆盖面有待拓展,重点围绕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展开,而对小农户的覆盖程度较低,造成机械化技术在整个产业链上的渗透率不高。
2.2 农机作业服务不健全
1)由于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缺乏,农机作业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制种者对机械化作业的实际需求。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手数量有限,服务半径小、作业能力弱,并且多数只提供单一的农机作业服务,缺乏全程机械化一条龙服务。同时,农机手的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操作规范性不强,作业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2)部分地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自身装备落后,缺乏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如大马力拖拉机、高效收获机等,制约了机械化作业的普及推广。另外,农机作业费用相对较高,给种植者带来了一定经济负担,制约了农户对机械化技术的采纳意愿。3)部分地区农机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持力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作业服务的开展。
2.3 土地规模化程度不高
现阶段,怀化市大部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呈现规模小、分散的格局,高效大型农机具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机械化作业的可操作性和效率大打折扣,制约了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1)缺乏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阻碍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推进。2)部分制种田块地形起伏较大、缺乏完备的水利设施,给机械化作业带来了一定障碍[2]。3)农户之间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难以形成统一的作业模式,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协调有序开展。
2.4 专用机械设备不足
制种作业环节多、工艺要求高,对机械化装备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程度要求较高。但目前怀化市多数农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手中的农机设备以通用型为主,制种环节的专门设备较为匮乏。例如,在整地播种环节,缺少能够满足制种田间管理要求的高精度施肥播种机;在育秧移栽环节,缺乏能够实现精准加水保苗的育秧整床摆盘播种机和大功率秧苗栽秧机等;在田间管理环节,缺少能够精准防治病虫草害的高精度施药机等;在收获后处理环节,缺乏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进行初精加工的精细化收获机和烘干机等。这些先进适用的专用机械装备缺口较大,严重制约了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2.5 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
机械化作业与传统人工作业存在诸多差异,如果农艺措施与机械化操作不能很好地衔接协调,就会影响制种质量和产量水平。当前,怀化市部分农户和农机手对先进农机装备的使用要求和农艺调控要点理解不够透彻,在实际操作中缺乏与传统作业模式的有效衔接,导致机械化作业与农艺要求脱节。例如,在育秧移栽环节,如果不能很好把控秧龄、茎直径等指标,就会影响移栽成活率;在田间管理环节,如果不施肥、防虫等农艺措施落实不到位,也会影响种子产量和品质。一些新型专用农机虽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但相关的农艺参数和操作模式仍需要持续优化。机械化作业与农艺之间缺乏紧密的技术配套,制约了机械化装备的性能发挥。
3 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策略
3.1 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强化推广服务能力
推进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提升推广服务能力。1)应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现代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推广机构的主体作用,同时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多元化、专业化的推广服务队伍。2)要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持续加强农业推广人员培养,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技术推广队伍,提升技术服务水平[3]。3)要创新推广方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实现精准推广。同时,建立健全基层技术推广网络,包括设立乡镇级、村级农业技术推广站,扩大技术推广的覆盖面。
3.2 完善农机社会服务,构建共享运营机制
推进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共享运营机制。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鼓励种植大户、农机手、农机企业等利益相关方自主组建,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农机服务队伍,为种植者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同时,切实加强农机手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机手操作水平,强化农机手安全生产意识,使其成为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传播使者”。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订单服务、托管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为种植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4]。2)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实行装备共享,提高农机利用率。同时,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农机共享运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整合各类农机服务资源,实现农机租赁、农艺服务、农资供应等一站式服务。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农机手和农机服务组织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降低农户的机械化作业成本。3)加大力度推进农机作业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机服务领域,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机械化水平整体提升。
3.3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升机械作业效率
1)怀化市需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出租、入股等作用,探索股权量化折算、先租后承包等新型模式,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整治,对分散的细碎地块进行整理整合,实现连片规模经营。2)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改善生产环境,消除农机作业制约因素。此外,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流动作业、定段作业等多种作业方式,优化组织机械化作业,提高机械利用效率。3)支持农民自愿组建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联户联圃的形式扩大经营规模。对于规模经营主体给予政策扶持,在用地、用水、农资购买等方面享受优惠。鼓励大户带动小户,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鼓励企业为种植主体提供机械化技术全程服务,逐步实现从分散小规模生产向规模化经营转变,从而充分发挥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高效优势,推动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整体提升。
3.4 加强专用机具研发,完善农机装备配套
推进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加大专用机具研发力度,完善农机装备配套。1)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装备企业的作用,紧密对接制种生产实际需求,加强专用于制种环节的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重点攻克育秧整床摆盘播种机、大功率秧苗栽秧机、高精度施肥播种机等关键装备的研发难题,促进装备自主创新。2)对已有的专用设备要进行持续升级改造,不断提高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鼓励装备生产企业开发多功能一体化机具,实现作业环节的集成化,减少更换环节[5]。加大补贴力度,扶持农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先进专用设备。3)积极培育怀化市专用农机配套产业,吸引种子企业、农机生产企业在当地落户,形成较为完备的制种专用装备生产、供应和维修体系,确保装备配件及时供给和维修服务。通过多方位的工作协同推进,构建起匹配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生产需求的专用装备体系,为技术推广提供良好的
硬件保障。
3.5 推动农机农艺结合,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1)怀化市需要针对制种主要环节,系统研究机械化作业与农艺调控的最佳衔接模式,探索出一批适用于怀化市的机械化农艺集成技术。例如,在育秧育苗环节,加强研究机械化作业下秧苗生长规律,优化整床密度、加水时间等参数,探索精细化的机械化育秧模式;在移栽环节,结合先进移栽机的性能特点,优化秧龄、茎直径、移栽深度等指标,确保高效精准移植;在田间管理环节,在机械防治的基础上,优化农药使用时间和剂量,提高药效和作业质量。2)大力培养一批农机农艺复合型人才,鼓励农机手和农艺员相互沟通学习,提高机械化作业与农艺调控的综合能力。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使农机手和农艺员形成紧密的工作配合。此外,加强怀化市不同机构在这一领域的协同创新,集成整合机械化与农艺领域的科研力量,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作,推进关键技术装备的联合攻关和模式创新,从而不断提高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的机械化水平。
4 结语
推进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是提高制种质量和效率、促进怀化市种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怀化市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制约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突出问题,重点包括加强农机手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推进规模经营、加大装备研发投入力度及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等。通过多方位的工作协同推进,不断完善机械化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先进适用装备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从而充分发挥机械化优势,提高制种精准化、效率化水平,为怀化市杂交水稻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腾锋.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关键技术推广与应用[J].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2024(3):49-51.
[2] 潘云青,陈凌霄,刘新星.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在建宁县的推广应用[J].福建农机,2024(2):11-13.
[3] 佚名.补短板促全程推进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23(12):32-34.
[4] 王晓宇.建宁县开启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芯”征程[N].中国农机化导报,2023-11-20(4).
[5] 陈知树.提高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水平探讨[J].福建农机,2023(3):4-6.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