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玉米种植是山东省金乡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金乡县玉米种植面临耕地质量退化、病虫害频发、基础设施薄弱等挑战,制约着玉米产量的提高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金乡县玉米种植的综合效益,推动当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金乡县玉米种植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施土壤改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山东省金乡县
中图分类号:F326.11;S51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25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山东省金乡县玉米种植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金乡县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于保障区域农粮供应链稳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金乡县玉米种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1 金乡县玉米种植概况
金乡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总面积886 km2,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金乡县地处淮河流域南四湖西侧,属于黄泛冲积平原的下游地带,境内大小河流24条,河网密度达每平方千米0.35 km。金乡县耕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以轻壤土和中壤土面积最大,土质疏松,易于耕作,非常适宜玉米等须根系作物生长。金乡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67万hm2以上,2023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49万hm2,总产量达22.98万t。
2 金乡县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质量退化
金乡县玉米长期以来采用集约化生产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产量,但对耕地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由于连年种植和大量施用化肥,土壤结构退化、肥力下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潜力的发挥。此外,一些地区灌溉方式不科学,加剧了土壤盐渍化的风险,部分地区出现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玉米根系的生长。加之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土壤酸化问题逐渐显现,对金乡县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耕地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金乡县玉米产量提升的关键瓶颈[1]。
2.2 病虫害防治困难
病虫害已成为制约金乡县玉米产量和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部分农户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直至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才采取措施,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这不仅增加了防治难度,也加大了经济损失。此外,现有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不够完善,信息采集和发布滞后,难以满足及时、准确的防治需求,无法有效指导农户进行科学防治。在防治手段方面,许多农户仍然依赖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过度使用农药,不仅导致病菌、害虫抗药性增强,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不足,综合防治措施也未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病虫害防治效果不理想。这些问题最终影响了金乡县玉米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基础设施薄弱
金乡县玉米种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保障。农田水利设施方面,金乡县部分地区灌溉设施无人维护,导致设施老化失修,难以有效应对旱涝灾害;一些地区由于在进行水利设施规划设计时未考虑排水设施,在雨季极易遭受内涝的威胁,对玉米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方面,金乡县的农机装备普及率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在一些丘陵地带,机械化作业推广难度较大,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劳动成本。此外,仓储物流体系不够完善,玉米收获后的贮藏、运输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增加了成本,影响了玉米的销售价格[2]。
2.4 种植技术推广体系滞后
金乡县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体系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玉米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改善。当前,金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服务模式、信息传播及技术培训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部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配置不足且技能水平有待提高,难以有效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此外,技术推广方式相对传统,主要依靠线下培训和现场指导,覆盖面有限且效率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信息化程度低也限制了新技术的传播,许多农民未能及时获取最新的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进而无法进行合理的种植规划,影响其收入的提高。
2.5 产业化水平较低
当前,金乡县玉米产业链条较为简单,以初级农产品销售为主,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玉米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多样化玉米产品的需求。同时,品牌建设滞后,市场营销手段单一,限制了金乡县玉米市场的拓展。此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不充分,议价能力较弱,难以有效保障自身利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进一步阻碍了产业化进程[3]。
3 金乡县玉米种植对策建议
3.1 实施土壤改良工程
金乡县土壤改良工程的核心在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养分状况,精准施肥,避免盲目施用化肥,从而减少化肥的浪费和其对土壤的污染。2)大力推广有机肥和绿肥。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升土壤肥力,从而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提高其抗逆性。同时,鼓励农户在种植玉米时间作豆科、禾本科等绿肥作物,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同时起到固氮的作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3)改进灌溉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控制土壤含水量,缓解土壤盐渍化情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4)推广合理的轮作间作制度。考虑推广大蒜-玉米轮作模式,大蒜对土壤的养分需求和玉米不同,轮作可以有效避免土壤养分过度消耗;大蒜的残留物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具有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并且两种作物根系类型不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
3.2 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金乡县需要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水平,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防治体系。加强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意识,通过宣传、实地指导等方式,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提高农户的防治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识别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完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信息采集网络,实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户科学防治。在防治方法上,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可以借鉴先进经验,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金乡县需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玉米种植提供设施基础。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升级改造。对现有灌溉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更新老化设备,提高灌溉效率。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和建设新的灌溉排水系统。例如,在低洼易涝地区建设完善的排水沟渠和泵站,增强农田的抗涝能力;在丘陵山区,则应推广建设小型水库、塘坝等蓄水设施,保障旱季灌溉用水。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金乡县应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并积极推广机械化深耕、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技术,尤其要针对丘陵地带的地形特点,研发和推广适宜的农机装备,如小型山地拖拉机、无人机等,以克服机械化作业的障碍,提高生产效率。3)加快仓储物流体系建设。金乡县需要加大对粮库、冷库等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储粮技术,降低贮藏损耗;同时积极与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完善道路运输体系,构建高效便捷的玉米运输网络,连接产地和市场,降低运输成本,确保玉米及时销售[5]。
3.4 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针对金乡县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不足,必须构建一个高效、便捷、覆盖面广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以此推动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最终促进玉米产业的提质增效。1)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队伍建设,增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编制,并通过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实地指导、联合先进农业设备研发企业开展讲座等开展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储备、技能掌握程度和服务水平,确保能够有效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技术需求。2)改进技术推广方式,由传统的线下培训和现场指导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平台,开展在线咨询、远程诊断、技术培训等服务,扩大技术推广的覆盖面,提高推广效率。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注重实用性和便捷性,确保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3)丰富技术推广内容,不仅要关注种植技术,还要关注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从而全面提高玉米种植的科技水平。4)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开展专门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带动当地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5)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激励机制,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并对成效显著的推广人员给予奖励,形成良好的技术推广氛围,从而持续推动金乡县玉米种植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3.5 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提高金乡县玉米产业化经营水平,关键在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此,需要积极引导玉米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高附加值的玉米产品,如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等,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注重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玉米品牌,提升金乡县玉米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可以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提高品牌影响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此外,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至关重要。合作组织可以帮助农民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提高议价能力,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增强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农民和市场的桥梁。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金乡县玉米产业能够摆脱粗放型生产模式,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玉米种植对金乡县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面临诸多挑战。提高玉米种植水平,对增强农粮供应链韧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通过实施土壤改良工程、加强病虫害防治、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方式,构建现代化玉米产业体系,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昭阳.济宁市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4,18(18):34-36.
[2] 傅春旭.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24,42(14):158-160.
[3] 杨超.浅析青海省玉米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海农技推广,2023(1):12-13.
[4] 于喜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棉花科学,2023,45(2):42-44.
[5] 石柏俊.试论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23(8):89-90.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