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还关系当代及人类未来福祉,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对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内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通过设立调查区域和调查路线,采用一般物种普查和重点物种调查两种方法,对该区域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等进行深入调查。结果表明,望城区有维管束植物512种,隶属于143科,可划分为蕨类植物(46种)、裸子植物(13种)、被子植物(453种)3个类群。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维管束植物;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2.050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持续提高,近年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热门话题。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全人类食物、水和健康的保障[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9年的数据显示,面临不同程度灭绝危险的物种占比接近36.3%[2]。我国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多的国家之一[3]。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
湖南省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典型代表省份,“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格局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该省有136个森林群系、69个湿地群系、43个灌丛和草地群系[4]。湖南省有药用物种3 078种,裸子植物36种,被子植物2 707种。湖南省先后收集并创制重要林木种质资源15 000份,建设林木良种基地20多个,种子园的面积超过1 000 hm2[5]。
望城区属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的一部分,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数据对长沙市乃至整个湖南省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对该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掌握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数据,以期为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清查长沙市望城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掌握生物多样性资源消长变化情况,建立以县域数据为基础的湖南省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根据《湖南省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省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林办护〔2021〕2号)文件精神,由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望城分局开展望城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工作。
1 研究区概况
望城区生态环境良好,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境内拥有长沙市最长的湘江岸线、最大的湖泊团头湖、最高的山峰黑麋峰、最大的洲岛月亮岛,是长沙市山水洲城要素最齐备的城区。望城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北部,总面积951.07 km2,其中陆地面积达821.32 km2,占比86.4%;水域面积为129.75 km2,占比13.6%。该区域海拔在23.5~590.5 m,地形以岗地、丘陵、平原为主,兼有低山,海拔最高点为黑麋峰,海拔最低点为乔口镇湛湖。望城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年平均气温为17 ℃,年平均降水量为1 370 mm。湘江是该区域内最大的河流,纵贯境内南北35 km。望城区森林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及毛竹林,土壤呈黄红色,淋溶作用强。
2 研究方法
望城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此次调查共设维管束植物调查区域15个,其中重点调查区域2个,一般调查区域13个,调查线路53条。依据《湖南省维管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导则(试行)》和望城区实际情况,对望城区维管束植物资源采用一般物种普查和重点物种调查两种方法进行调查。其中,一般物种普查采取线路调查法,通过徒步行走开展外业调查,调查时随时记录沿途可视范围内见到的所有维管束植物并填写《植物种类线路调查记录表》,属于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填写《调查记录表》。重点物种调查是在调查区域内沿调查线路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某一重点物种,则将发现地设为目的物种的1个分布点,记载分布点编号。根据目的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及生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实测法、样方法、样线(样带)法等调查方法。1个分布点只采用1种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结束后,基于调查数据,按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等相关资料,确定该区域所有维管束植物的名录,以及该区域的重点保护植物名录。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如物种群落分布、种群数量等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所有物种的名称、科名、属名、拉丁名等信息依据物种2000中国节点网站(http://www.sp2000.org.cn/)记录,最后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种状况
经调查,望城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43科512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6种,裸子植物7科13种,被子植物114科453种。在这些植物中,乔木树种有52种,其中常绿乔木23种,落叶乔木29种。
望城区共有林地26 589.09 hm2,其中乔木林地18 288.72 hm2(占比68.78%),竹林3 829.38 hm2(占比14.40%),灌木林地470.12 hm2(占比1.77%),林地主要分布在桥驿镇、白箬铺镇、茶亭镇等地。草地463.04 hm2,主要分布在白箬铺镇、乌山镇等地。湿地975.50 hm2,其中森林沼泽290.93 hm2(占比29.82%),内陆滩涂684.57 hm2(占比70.18%),主要分布在铜官镇、大泽湖街道、高塘岭街道及茶亭镇等地。
3.2 群落状况
3.2.1 低山针叶林
望城区内分布最广的群落类型是低山针叶林,其主要由杉木和马尾松等优势种组成,伴有木荷、石楠、香樟等多种阔叶树种,但目前这些树种均处于亚乔木二层和灌木层,乔木层盖度在55%左右。灌木层不是很茂盛,主要植物种类有油茶、山鸡椒、盐麸木,以及一些乔木层树种的幼树,灌木层盖度约为35%。草本层以芒萁、狗脊、五节芒为主,未形成明显的层次,草本层盖度不足15%,层间植物较少,仅见菝葜和土茯苓。
3.2.2 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望城区内处于演替初级和中级阶段的群落类型是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由木荷、柯、青冈、枫香、化香树、锥栗及枳椇等常绿与落叶阔叶树组成,乔木层盖度约为60%。灌木层植物种类丰富,主要有黑柃、枸骨冬青、广东紫珠、杜鹃、竹叶花椒、油茶、六月雪、楤木、冻绿、野漆及山鸡椒等,盖度在45%以上,灌木层内尚有许多常绿阔叶树种的幼树。草本层种类组成较单一,主要是芒萁,间有狗脊、苔草、地稔等,盖度约为30%。层间藤本植物以喜光植物为主,如南蛇藤、金樱子、爬山虎、菝葜及蛇葡萄等。
3.2.3 常绿阔叶林
望城区内演替水平较高的群落类型是常绿阔叶林,主要由青冈、苦槠、柯、木荷及杜英等常绿阔叶树组成,乔木层盖度超过70%。林内灌木层明显,主要有柃木、冬青、杜茎山、马银花、茶荚蒾、百两金及油茶等,盖度在40%以上。草本层不是很发达,主要由一些耐阴性较强的蕨类植物组成,如翠云草、复叶耳蕨、鳞毛蕨、乌蕨、鳞盖蕨等,盖度低于15%;层间还有一些藤本植物,如紫藤、络石、海金沙等。
3.2.4 竹林
竹林内优势种为毛竹,混杂有杜英、木荷、枫香等阔叶树种,乔木层盖度约为65%。灌木层不是很发达,主要植物种类有杜茎山、百两金等,盖度约为20%。草本层植物种类较丰富,主要有淡竹叶、麦冬、吉祥草、延羽卵果蕨、凤丫蕨、中华复叶耳蕨、金星蕨、毛蕨、金粉蕨及紫萁等,盖度约为15%。
3.2.5 灌草丛
灌草丛主要分布于过去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坡脚地带,五节芒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总盖度超过70%;层间有东京银背藤分布,其他种类稀少。植物群落类型在垂直结构上极为简单。
3.2.6 草甸和沼泽
水库和池塘湿地面积非常大,湿地边沿是以芒、芦苇为优势种的高大草丛,还有扛板归、石胡荽、鹅肠菜、漆姑草等湿生植物种类;滩地上主要有青葙、鱼腥草、三白草、丛枝蓼、水蓼、毛茛、猫爪草、豆瓣菜、无瓣蔊菜、龙芽草、合萌、鸡眼草、野豌豆、冬葵、圆叶节节菜、积雪草、中华水芹、珍珠菜、石荠宁、拉拉藤、半边莲、矛叶荩草、拂子茅、狗牙根、牛筋草、假俭草、早熟禾及谷精草等。
3.2.7 水生植物群落
水生植物群落主要由莲、菰、灯芯草和香蒲等挺水植物构成,生长在水边和沟渠内。该群落以莲为代表植物,常呈现单优势群落,居第一层,其形态与盖度常随其季节变化有极大的差异,夏季进入生长旺盛期,其大叶片相互重叠,盖度超过90%。在人为活动较少且水深在1 m左右的池塘或库内浅水区,主要分布有芡实、荇菜、野菱等多种浮水植物。同一分布区域内还有菹草、金鱼藻、黑藻及苦草等沉水植物群落。
3.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调查发现望城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种,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水杉、南方红豆杉;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台湾杉、福建柏、鹅掌楸、樟、金荞麦、野大豆、花榈木、舌柱麻、杜仲、喜树及中华结缕草等11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29种,其中兰科19种,分别是白及、钩距虾脊兰、长距虾脊兰、杜鹃兰、建兰、蕙兰、多花兰、春兰、小斑叶兰、斑叶兰、毛莛玉凤花、十字兰、见血清、柄叶羊耳蒜、舌唇兰、小舌唇兰、朱兰、绶草及小花蜻蜓兰,其余10种为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刺楸、赤皮青冈、龙舌草、湖南山核桃、猴樟、少花桂、川桂及七叶一支花。
3.4 《CITES》附录Ⅱ收录物种
望城区内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附录Ⅱ收录的物种有红豆杉科的红豆杉属1种,兰科的兰属(Cymbidium)4种、虾脊兰属(Calanthe)2种、斑叶兰属(Goodyera)2种、玉凤花属(Habenaria)2种、羊耳蒜属(Liparis)2种、白及属(Blettila)1种及杜鹃兰属(Cremastra)1种,兰科被《CITES》收录的物种较多。
4 结论与建议
对望城区的实地调查与研究表明,区内植物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良好,有维管束植物512种。总的来说,望城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该地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望城区珍稀濒危植物的数量有限,种群规模较小,往往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从而易导致其灭绝速度加快。
作为长沙市乃至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望城区内的生物种类具有巨大的保护和研究利用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望城区内各类生物的生活状况、种群分布、生长状况等,从3方面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大保护力度。1)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摸底调查。由于环境变动会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望城区需要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摸清区域内生物种类和数量等,从而判断在某一时间段区域内生物的变化,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地修复生物多样性。2)加大对资源利用开发的监督力度。由于近年来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及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草地、林地、农田被占用,如近年来黑麋峰的开发修路、景区的停车场建设等,不少植被遭到破坏。基于此,望城区林业保护部门需要积极与开发建设施工单位进行沟通,确定施工红线,从而让开发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至最低。3)地方主管部门应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对于区域内出现的一些新品种或者濒危物种,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确保物种的存续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参考文献:
[1] 刘哲荣,刘果厚,高润宏.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现状及优先保护评估[J].应用生态学报,2019,30(6):1974-1982.
[2] 李惠茹,汪远,马金双.上海濒危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J].植物科学学报,2015,33(3):336-345.
[3] 胡长清.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美丽新湖南[J].林业与生态,2022(6):4-5.
[4] 王明旭.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J].林业与生态,2019(11):16-18.
[5] 佚名.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J].湖南政报,2002(22):16-29.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