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绿化苗木产业是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的重点产业,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为推动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对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从主要绿化苗木树种、绿化苗木培育情况等方面简要概述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水平不够高、营销网络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水平、健全销售网络等对策。
关键词 绿化苗木;综合培育;生产经营;甘肃省小陇山林区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2.027
苗木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生产资料。随着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美丽中国的建设,绿化苗木产业己逐渐成为集发展地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重要产业[1]。但由于绿化苗木产业发展过热、过快,产业规模盲目扩张,造成产能过剩,影响了绿化苗木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基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针对绿化苗木产业区域性的特点,对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以期为甘肃省绿化苗木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可行建议,进一步推动甘肃省绿化苗木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概况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地处秦岭西段,分布于甘肃省天水市、陇南市和定西市的8个县(区)。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和林缘区共有89个乡(镇),1 920个建制村,辖区总面积83万hm2,其中林业用地61.86 hm2,非林业用地21.14 hm2,有高等植物2 800余种,其中乔、灌木718种,属国家和省级保护珍贵植物31种,立木总蓄积量3 451万m3,森林覆盖率63.6%。林区最高海拔3 330 m,最低海拔700 m,年均气温7~12 ℃,年均降水量460~800 mm,无霜期140~218 d,地理环境优越,南北方的苗木均可种植,非常适于苗木产业发展。
2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2.1 主要绿化苗木树种
绿化苗木培育是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生态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也是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为当地国土绿化植树造林和林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绿化苗木树种如表1所示。
2.2 绿化苗木培育情况
截至2023年底,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培育面积达1 728.20 hm2,培育各类绿化苗木4 889.22万株。其中,小苗培育面积44.37 hm2,共培育3 994.90万株;大苗培育面积339.99 hm2,共培育517.60万株;低改培育面积223.29 hm2,共培育106.52万株;林苗一体化培育面积1 120.55 hm2,共培育270.20万株。2023年,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以青海云杉、油松、华山松、白皮松、蓝粉云杉、日本落叶松和刺槐等7个树种为主,这7个树种绿化苗木培育面积及株数如表2所示。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种质资源库+良种基地+林场苗圃地”为主,以“林业职工+林区群众自营苗圃地”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且大多采用自繁自育的培育方式[2]。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培育主要市场为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项目建设,在林场苗圃的示范带动下,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的绿化苗木市场一度出现空前的繁荣。然而,国家造林密度的调整,以及低质量、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的绿化苗木培育基地,造成当地常见的绿化苗木供大于求,特别是大量的油松、青海云杉、华山松、白皮松苗木滞销,严重影响了林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此外,由于市场低迷,各单位在绿化苗木培育和苗圃用地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逐渐减少,加之苗圃用地有限,苗木培育成本增加,各单位新培育的良种苗木在面积和数量上严重减少[3]。林区苗圃中普通低端苗木较多,自主研发的品种较少,幼苗树种和树形的同质化严重,导致同质化的中小型幼苗、部分速生苗和常用工程苗的效益较低,绿化苗木的需求和价格走势受到影响较大。
3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结构不合理
通过对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培育情况及经营和使用销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存在绿化苗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1)用于园林景观绿化等其他用途的苗木,特别是阔叶树种和经济苗木数量占比较低,用于工程造林和生态修复的苗木数量占比较高。2)近年来,由于绿化造林苗木用量大幅减少,常规造林苗木严重供大于求,苗龄较大的青海云杉、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苗木滞销严重,苗木规格结构不合理。3)绿化苗木品牌特色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种占比较低,旧品种、低档次的绿化苗木占比依旧过高,特别是市场销售火爆、紧俏,附加值高的造型苗木少,致使绿化苗木结构性生产过剩。
3.2 生产水平不够高
绿化苗木生产水平是决定绿化苗木品质的重要因素[4]。目前,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整体生产水平不够高。1)绿化苗木产业化程度较低,大多经营者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也较为薄弱,优良新品种缺口较大,限制了绿化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2)绿化苗木专业化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大多数苗木生产者专业岗位培训较少,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占比较小,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推广难度较大。3)绿化苗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仍有待完善,专业的苗木培育人员较少,产出苗木常有损伤,树形、树势差异较大。
3.3 营销网络不健全
目前,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在绿化苗木产业发展中存在营销网络不健全的问题。1)绿化苗木销售渠道较少,销售方式多采用简单的直销,苗木经营者也多依赖被动销售和代理销售,长期稳定的多渠道营销方式还未形成[5]。2)绿化苗木生产者与相关单位交流较少,如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苗木资源难以有效流通,且盲目栽植、重复生产情况较多,如乔木树种绿化苗木大量积压,销售难度较大。3)完整的绿化苗木资源底数统计资料较少,绿化苗木供需相关的宏观调控缺乏,难以组织和调度绿化苗木整体生产。
4 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发展要紧跟市场需求,依靠政策与科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水平、健全销售网络等,促进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可持续发展。
4.1 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品牌特色,改进绿化苗木种植方式,提高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的竞争力。1)调整、优化绿化苗木的品种、品质结构,对市场前景不乐观、库存较大的苗木进行淘汰和调整,通过造型苗木提高绿化苗木附加值;调整绿化苗木规格结构,加大全冠或半冠大规格苗木、景观造型苗木和容器大苗培育比重,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绿化效果尽快显现[6-7]。2)打造“陇林”品牌特色,依托甘肃省小陇山林区丰富的物种资源,加强当地及周边野生观赏植物的新品种选育和保护,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化苗木,掌握行业发言权和定价权,提高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的竞争力。
4.2 提高生产水平
通过完善生产标准、提升科研水平,改进绿化苗木生产方式,提高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生产水平。1)完善生产标准,根据每年绿化苗木生产计划,从苗圃规划、土壤改良、苗木选种、整地种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进行标准化生产,改进绿化苗木生产方式。2)提升科研水平,从引种、育种、扩繁、栽培、管理等多方面加强绿色种苗的研发,培育抗性强、适应性广、养护成本低的种苗。3)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转化科研机构新成果,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邀请专家和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提高苗木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苗木生产向集约化、科技化转变,提升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生产力。
4.3 健全销售网络
通过搭建运营平台、健全销售网络,改进绿化苗木销售方式,提高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销售能力。1)搭建网络营销平台,及时掌握绿化苗木市场信息,推动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拓宽绿化苗木销售渠道,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创新绿化苗木网上交易模式。2)相关单位可发挥自身优势,将苗圃从林场剥离,整合资源,成立生产、设计、施工一体化联合企业,健全绿化苗木销售网络,培养销售团队,实施绿化苗木产销分离。
5 结语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加强与林业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将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运用到苗木良种管理中,提高苗木品质;根据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趋势,及时完善林区绿化苗木产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政策研究与利用,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优化绿化苗木生产结构和布局,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展览、洽谈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绿化苗木市场渠道,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打造绿化苗木产业知名品牌,注重苗木产地地理标志认证,通过国内外公认的认证体系,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和政策优惠,降低绿化苗木经营成本等措施,才能推动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绿化苗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绿化苗木产业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天敏.苏州市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2] 王小军,张嘉伦,毛润科,等.小陇山林区林木种苗现状与思考[J].甘肃林业,2023(4):30-31.
[3] 周挺,张艳艳.从国有林场改革视角下探析白龙江森林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4):98.
[4] 陈勤华.苏州市吴中区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229.
[5] 程晓建,洪兆龙,裘丽珍.绿化苗木标准制定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212-215.
[6] 程林润.浙江省金华市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7] 尹继峰.小陇山绿化苗木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22(2):117-118.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