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庆阳市林业育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林业育苗是林业生产的基础,关系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甘肃省庆阳市在林业育苗方面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种苗选择与处理不当、病虫害防控不足、灌溉施肥技术滞后等问题。为给当地林业育苗工作提供参考,推动育苗事业健康发展,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和林业建设提供坚实的苗木保障,在分析庆阳市育苗技术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种苗优选与处理、完善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推广节水节肥高效技术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苗木质量;生态修复;甘肃省庆阳市

中图分类号:S723.1文献标志码:C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4.068

林业育苗是林业生产的基础,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1]。优质苗木的培育是成林造林、森林抚育和林业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林分质量的优劣。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林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修复已成为该地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受到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当地林业育苗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分析庆阳市林业育苗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当地林业育苗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1现状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2′~108°43′、北纬35°15′~37°10′。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885~2089m。庆阳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9.9℃,年均降水量350~560mm,无霜期140~180d。庆阳市植被类型从南到北依次是温带草原、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温带针叶林及温带针阔混交林等,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据统计,庆阳市林地面积87.49万h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2.10%;森林覆盖率达26.30%。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林业建设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庆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林业育苗作为林业生产的基础,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林业育苗面积5192.78hm2,存量苗木25024.57万株。目前,庆阳市已建成各类苗圃基地50余处,苗木年生产能力突破2.5亿株。这些苗圃基地分布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区域,并配备育苗设施和管理设备,为苗木培育提供了基本的硬件条件。在育苗过程中,当地林业部门引进和推广了一些先进技术,在种苗生产、苗圃管理等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庆阳市苗圃基地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改进育苗方式,培育出一批抗逆性较强、生长较快的苗木;通过加强苗圃日常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苗木的健康生长;通过建立苗木检验制度,对苗木质量进行把控。同时,庆阳市开展林业育苗技术科研攻关工作,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推动了先进技术的示范应用。

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庆阳市的林业育苗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庆阳市应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完善技术体系,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破解制约林业育苗发展的瓶颈,不断提升苗木培育能力和质量,为庆阳市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修复和林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存在的问题

2.1种苗选择与处理问题

种苗选择与处理是林业育苗工作的首要环节,直接影响苗木的品质和后续造林效果。然而,当前庆阳市在种苗选择和处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种源选择较为单一。由于对不同立地条件和造林目标缺乏针对性考量,部分育苗基地沿用少数固定种源,遗传多样性不足,导致培育出的苗木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差,不良性状频现。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立地条件差异大的黄土高原地区,种源的地域适应性更为关键。此外,目前庆阳市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不够到位,优良种源库建设相对滞后,品种选育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苗木品质的提升。

种苗处理是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直接关系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但当前庆阳市在种苗处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育苗前期,种子精选、催芽、消毒等处理不到位,影响种子发芽率和整齐度;育苗过程中,苗床土壤处理不当,苗木营养状况不佳、根系发育不良的问题频出;中后期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苗木徒长、高度与地径比例失衡等问题时有发生。

2.2病虫害防控不足

病虫害是影响苗木品质和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当前庆阳市林业育苗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控还存在明显不足。1)苗木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滞后,部分育苗基地尚未建立系统完善的监测网络和信息平台,未充分掌握苗木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预警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病虫害问题[2]。2)苗木病虫害的诊断和鉴定能力较弱,对部分病虫害尤其是一些初次发生的、具有潜伏性的病虫害缺乏准确识别能力,导致防控措施不到位或过度防治,苗木损失较大。3)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应用不足,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忽视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生态友好型措施的运用,造成环境污染隐患、农药杀伤天敌、诱导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苗木的健康生长,制约了林业育苗的质量和效益,需要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2.3灌溉与施肥技术滞后

灌溉与施肥是林业育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抗逆性。然而,当前庆阳市育苗基地的灌溉施肥技术普遍较为滞后。部分苗圃仍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效率低下,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土壤板结,影响苗木根系发育[3]。同时,对灌溉水量缺乏科学管控,忽视了苗木不同生育阶段和生长需求的差异,时常出现浇水过量或不足的现象,导致苗木生长不整齐、素质不高。在施肥方面,部分苗圃缺乏针对性的施肥方案,对苗木营养需求的动态变化认识不足,肥料品种选择和用量配比不合理,过量施用化肥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同时,化肥施用方式粗放,以全园撒施为主,施肥均匀性差,苗木吸收利用率不高。微量元素、有机肥等新型肥料的应用不足,土壤肥力培育和养分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制约了苗木品质的提升。技术滞后问题影响了庆阳市林业育苗的效率和效益,急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完善。

3对策建议

3.1强化种苗优选与处理

针对庆阳市林业育苗中种苗选择与处理存在的问题,首要任务是加强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种质资源库,通过系统采集不同生态区的优良种源,结合育种手段提纯复壮,选育和创制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为苗木培育提供丰富的种源基础。例如,可以重点选育耐旱、耐寒、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如山杏、榆、拧条锦鸡儿等。这些树种能够适应庆阳市干旱少雨、风沙较大的生境条件。在品种选择上,立足造林地环境条件和造林目标,因地制宜、科学配置,提高种源的地域适应性和遗传

多样性[4]。

同时,加大种苗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力度,建立健全种苗处理技术规程和操作规范。在育苗前期,重视种子精选、催芽、消毒等关键处理环节[5]。采用风选、水选等方法去除病弱种子,提高种子品质;根据不同树种特性,采用浸种、化学处理等方式促进种子萌发;同时做好种子包衣、消毒等工作,可采用高温热水浸泡、臭氧熏蒸等环保高效的方法,有效防控种源病虫害。育苗过程中,加强苗床土壤改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提升土壤透气性、保水保肥性能,为苗木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此外,加强苗木营养调控,根据苗木不同生长阶段需求,科学设计施肥方案,促进苗木根系发达、茎干粗壮。在中后期管理方面,做好苗木分级、移栽、修剪等工作,及时淘汰生长不良苗木,促进苗木生长整齐;采用合理的起苗、假植技术,增强苗木抗逆性;通过适度修剪地上部,平衡苗木根冠比,提高苗木成活率。

3.2完善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

针对庆阳市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控不足的问题,需要完善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1)加强苗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病虫害监测网络,完善监测点布局,配备先进的病虫害自动诱捕器、电子测报设备等,提高监测时效性和精准度。同时,强化病虫害信息平台建设,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收集、分析、发布病虫害动态,实现远程诊断、实时预警。2)提升苗木病虫害诊断与鉴定能力,加大对林业育苗人员的培训力度,普及病虫害识别、诊断等关键技术,提高一线育苗人员的诊断水平。针对新发、潜伏性病虫害,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现代诊断技术,实现快速、准确诊断。3)强化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生态友好型防控技术,因地制宜释放天敌昆虫,同时推动林下套种绿肥、农牧轮作等生态控害技术,从育苗源头上优化苗圃生态系统,提高苗木自身抗性。通过构建“监测预警—诊断鉴定—绿色防控”的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从育苗全过程入手,标本兼治,系统推进,形成多途径、全方位的立体防控格局,有效解决庆阳市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控滞后的问题,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升育苗效益。

3.3推广节水节肥高效技术

为解决林业育苗中灌溉施肥技术滞后的问题,庆阳市需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高效技术。在灌溉方面,要优化灌溉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微喷灌、滴灌、植物根际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和水分利用率。通过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实时掌握苗木需水状况,结合苗木生长发育特点和气象条件,科学制定灌溉制度,精准调控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量灌溉或漏灌情况发生。

在施肥方面,科学制订施肥方案,根据苗木需肥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合理配比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并适量补充硼、锌、铁等微量元素,促进苗木营养全面平衡。采用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及时掌握苗木营养状况,据此优化调整施肥时间、种类和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在肥料选择上,优先采用缓释肥、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延长养分释放周期,减少养分流失;同时因地制宜利用有机肥,培育土壤团聚体结构,激发土壤微生物活性,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在施肥方式上,推广穴施、沟施、喷施等定位施肥技术,实现靶向施肥,减少肥料在土壤中的迁移流失。此外,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应用,通过肥液灌溉、养分程序配比等技术,在满足苗木需水需肥的同时,节约灌溉施肥用工,实现水肥高效利用。通过广泛推广节水节肥技术,突破庆阳市林业育苗中灌溉施肥粗放低效的瓶颈,实现苗木培育集约高效、节本增效,为苗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4结语

庆阳市林业育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种苗选择与处理、病虫害防控、灌溉施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苗木培育的质量和效益。为突破这些瓶颈,推动庆阳市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林业育苗事业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加快优良品种选育步伐,强化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大力推广节水节肥先进技术,努力构建适应当地特色的现代化育苗技术体系。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多方资源,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提高广大育苗工作者的科学管理水平。只有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才能不断提升育苗综合效益,为庆阳市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修复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苗木保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林业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文琳.兰州市北山林业育苗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24):221-223.

[2]江海辰.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54-55.

[3]王晓臣.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5):95-97.

[4]牛彩琴.浅析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1(23):47-48.

[5]常向东.浅谈林业育苗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花卉,2020(6):256-257.

(责任编辑:张春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