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郑州市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摘 要 生态农业是一种兼顾生态环保和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是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为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论述生态农业特点与优势,分析当前其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生态农产品营销滞后、生态农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包括提高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意识、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创新生态农产品营销模式、提高生态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产品品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发展路径;河南省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23

郑州市地处河南省中北部,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4 ℃,年均降水量640.9 mm,年均日照时间2 400 h,无霜期220 d,气候环境良好,适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然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农业生产领域急需大力推广和应用生态技术,助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然而,当前郑州市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背景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农业特点与优势

1.1 特点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特点如下。1)综合性。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求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及理念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农业、林业、牧业及渔业的协调发展,带动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2)多样性。生态农业充分吸收了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化技术,利用多种先进设施设备进行农业生产,发挥区位优势,扬长避短,助力农业多样化发展。3)高效性。生态农业发展要求高效利用各类资源和能源,实现对农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1]。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确保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助力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优势

相比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安全。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减少化学农药、肥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农药残留,确保农作物的安全性,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2)环保。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推荐使用可循环的生产投入品,如可降解地膜、生物菌肥、腐熟有机肥等,这些投入品具有高环保性,不会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污染,生态效益突出。3)健康。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生态农业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农产品营养成分更加均衡、品质更高、口感更佳,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预防疾病的发生。4)价值高。生态农业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融为一体,通过严格把关各环节,确保农产品的品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吸引更多人员返乡务农、创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实现农村兴旺[2]。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郑州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都市生态农业强市,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 思想认识不足

现阶段,郑州市农业农村部门虽然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并加大了宣传力度,但在基层部门中,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对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或存在错误认知,对相关政策法规缺乏了解。同时,当前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于低碳、生态农业了解有限,仍习惯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此外,政府部门对于生态农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够,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滞后,资金扶持未能及时到位,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因此,郑州市在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中,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

2.2 产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郑州市普遍存在生态农业发展产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基层地区生态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为主,尚未实现规模化、组织化生产,因此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同时,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农场、农业协会等组织之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较强的整体合力。虽然郑州市建有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示范社,但是由于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精深加工能力弱,导致这些基地和示范社无法充分发挥出其辐射和带动能力,不仅影响了郑州市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弱化了其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3]。

2.3 生态农产品营销滞后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较高的经济效益基础之上的,只有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畅通生态农产品销路,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当前生态农产品营销环节存在营销理念、手段落后的问题,弱化了市场营销效果,无法实现对生态农产品市场的有效开拓,导致生态农产品无法顺利进入市场。同时,在市场营销时,忽视了对品牌形象的打造,削弱了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效果。此外,郑州市部分地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足,存在设备落后、覆盖面不足等问题,影响了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进而阻碍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 生态农产品竞争力弱

在郑州市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农产品竞争力明显较弱,这主要与成本和市场因素有关。在成本方面,生态农产品需要投入大量有机肥与生物防控药剂,相对无机肥与化学农药,这些生产资料的整体成本偏高,同时生态农业要求采用轮作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产出效率。此外,绿色农产品需要经过专门的认证,而获得生态农产品认证所经过的审核程序非常严格,其中既包括对农产品自身的检测,还需要对农产品种植环境展开检测。整体而言,郑州市生态农产品的整体价格偏高,这种定价方式很难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方面,消费者缺乏对生态农产品的特点与优势缺乏认知,很难区分生态农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区别,这就导致其在消费过程中更加倾向消费普通农产品。所以,受到消费者认知影响,市场中生态农产品的竞争力稍逊于普通农产品。此外,生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限,郑州生态农产品多供给高端超市、电商平台等,而进入这些销售市场的门槛较高,很多中小型企业难以进入,这同样不利于生态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4]。

3 发展路径

3.1 提高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已成大势所趋。相关部门应充分意识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认真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工作、组织领导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订科学可行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并加大资金、政策投入力度,为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助力生态农业经济增长。此外,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生态农业发展政策,制定考核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让更多的农民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摒弃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应用生态化、环保化技术,高效利用环境资源,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共赢。

3.2 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

1)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与支持力度,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带动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在龙头企业培育时,应当选择生态农业生产发展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而将其打造成为生态农业产业骨干,加强和公司、农户、市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加大对生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力度,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扶持,指导企业规范化完成对生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生态农产品的附加值。对于满足精深加工要求的企业,应当给予相应的补贴、减税等优惠措施,提高其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性,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水平,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稳步增长[5]。

3.3 创新生态农产品营销模式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为实现生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生态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工作非常重要。应提高创新意识,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开展生态农产品营销工作,完善区域网络设施设备,满足市场营销需求,助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常见营销方式有以下3种。1)近年来,“生态农产品+网络直播”的市场营销方式备受瞩目。通过网络直播,让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生态农产品的原产地、特点、卖点、优势。通过物流将生态农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省去了中间环节,确保了农户利益最大化。2)“农产品+微商”模式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的影响力,通过朋友圈发布生态农产品的种植、采摘、收获等信息,让消费者了解其生长过程和加工情况,从而增强购买意愿。3)“农产品+电商”模式借助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展示推广生态农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买渠道,不仅能够增加销售额,还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3.4 提高生态农产品竞争力

生态农产品竞争力的强弱是影响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目前,影响郑州市生态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成本和市场。在成本方面,在生态农产品生产中应通过控制生产成本的方式提高竞争力,鼓励企业通过间作等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从而控制肥料投入。此外,政府应发挥桥梁作用,强化农户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做好低成本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开发简易有效的生物防控技术,在确保防控效果的同时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为压缩生态农产品检测成本,政府部门应出台生态农产品认证补贴制度,鼓励认证机构简化产品认证流程。成本是决定农产品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在发展生态农产品产业时,政府、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户均需要做好生产成本控制工作,在兼顾品质的同时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市场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绿色农产品宣传教育,向消费者普及绿色农产品知识,定期组织消费者参观生态农产品生产过程,增强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认可度。此外,打通销售渠道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另一重要途径,强化与菜市场、超市等常规销售渠道的合作,鼓励农产品经销商销售生态农产品,同时发挥社群作用,构建生态农产品消费者社群,通过社群营销手段拓展生态农产品销路,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5 提高生态农产品品质

生态农产品品质是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提高生态农产品品质,应当做好以下4项工作。1)创新科技。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生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把控生态农产品质量关。2)优化生产模式。推行机械化经营,提高生态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创造条件。3)优化生态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改善生态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对化肥、农药使用的监管,严格按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方案用肥用药,加强对腐熟有机肥、生物菌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减轻农药污染,规避农药残留超标,提高生态农产品品质。4)加大监管力度。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职,严格监管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情况,确保所生产出的农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和认证要求,增强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信任,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7]。

4 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郑州市要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理念和模式,树立农业生态化发展意识,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并根据当前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有效性的解决措施,消除传统农业发展弊端,以助力郑州市生态农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姗姗,冯涛.生态农业发展中的节能与环保技术创新[J].低碳世界,2024,14(3):40-42.

[2] 许雪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 分区分类推动生态低碳农业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24(6):12.

[3] 朱冬梅.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河南农业,2024(4):4-6.

[4] 刘格.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山西农经,2024(3):116-118.

[5] 许鑫.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河北农业,2024(1):37-38.

[6] 赵亚茹,王琼.基于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的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4,30(1):

36-39.

[7] 申丽.陇南市徽县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农经,2023(23):100-102.

(责任编辑:张春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