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河北省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发生日益严重,已对当地森林生态和林业经济构成重大威胁。为加强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防治,以生态友好的方式长期控制害虫,保护森林健康,进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调查和科学分析,揭示了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发生影响因素,论述主要松树蛀干害虫松墨天牛的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加强智能监测、加强生物防治、加强化学防治、加强物理防治、加强营林防治等。
关键词 松树蛀干害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可持续发展;河北省张家口市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59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燕山山脉与太行山余脉的交汇地带,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区。张家口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松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松树成为当地主要的造林和绿化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然而,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害虫以松树的树干为食,严重危害松树的生长和健康,甚至导致树木死亡。松树蛀干害虫的大规模暴发不仅会导致木材质量下降,影响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林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还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1-3]。
为了有效应对松树蛀干害虫的威胁,保护林业生态安全,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探索影响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发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以期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为当地的松树蛀干害虫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贡献力量。
1 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发生影响因素
张家口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为松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然而,张家口市松树常受蛀干害虫的侵扰,松树蛀干害虫在张家口市的发生深受当地特有的气候条件、松树品种、土壤特性及人为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随着春季气温的逐渐回升,蛰伏的松树蛀干害虫探测到气温处于其活动的适宜范围时,害虫会结束冬眠状态,开始活跃。松树蛀干害虫成虫会积极地寻找合适的松树进行产卵,以确保后代的生存和繁衍。这一行为通常发生在春季的中后期,此时松树的新陈代谢开始加速,为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松树蛀干害虫对松树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在张家口市,不同品种的松树对害虫的吸引力各不相同。一些品种的松树由于其树皮较薄、木质部松软或者含有某些特定的化学物质,更易成为害虫为害的目标。
张家口市的土壤类型多样,其中砂质土壤因其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常常成为松树蛀干害虫幼虫的理想栖息地。在这类土壤中,幼虫更易获取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加快生长发育。因此,在砂质土壤分布广泛的区域,松树蛀干害虫的种群密度往往更高。
除了以上因素外,人为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的发生。例如,不合理的采伐和抚育措施可能会破坏林分的生态平衡,使得松树蛀干害虫的天敌减少,从而加剧虫害的发生。
2 张家口市主要松树蛀干害虫及其发生规律
松墨天牛是张家口市主要松树蛀干害虫之一,其对当地松树的危害最重。对松墨天牛发生规律进行分析,为松树蛀干害虫防治提供依据。
在张家口市春季气温回升,特别是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 ℃以上时,越冬的松墨天牛成虫开始活动。松墨天牛成虫晚间活动频繁,以啃食松树嫩枝皮层来补充营养。成虫交配后,雌虫会选择在长势较弱的松树树干上产卵,卵期为6~12 d。幼虫孵化后,会立即钻入松树树皮内层,以韧皮部为食。随着幼虫的生长,其会向木质部深入,严重影响松树的水分和养分输送。这一阶段松墨天牛对松树的危害极大,可以导致树木生长迟缓,甚至枯死。松墨天牛的幼虫期长达数月,期间会经历多次蜕皮。
松墨天牛的发生高峰期通常在夏季,这与张家口市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夏季的高温有利于松墨天牛的生长和繁殖,此时成虫活动频繁,交配产卵率高,对松树的危害也达到高峰。因此,针对松墨天牛的防治工作应在夏季前加强,以降低其种群密度,减轻对松树的危害。
3 防治松树蛀干害虫的意义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松树蛀干害虫发生严重会破坏食物链的平衡。害虫的大量繁殖会导致其天敌如鸟类、寄生蜂等的食物来源变得丰富,短期内可能会促进这些天敌种群的增长。但长期来看,若害虫数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对松树造成毁灭性打击,进而影响以松树为食物或栖息地的其他生物,造成生态失衡。
除了生态层面的影响,松树蛀干害虫发生严重也会对张家口市的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作为重要的木材来源,松树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木材的产量和质量。蛀干害虫的侵害会导致木材出现空洞、腐朽等问题,降低其商业价值。对于依赖林业资源的地区来说,这无疑是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打击。
因此,从生态和经济双重角度出发,松树蛀干害虫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仅可以保护张家口市宝贵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还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松树蛀干害虫防治工作的深远意义,远超出了单纯的害虫控制范畴,更是对地区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4 松树蛀干害虫综合防治策略
4.1 加强智能监测
为实现对松树蛀干害虫的实时监测,可在松树林内的关键区域,如害虫经常出没或栖息的地方,设置一定数量的捕虫陷阱。这些陷阱可以设计为诱捕式或粘虫式,根据害虫的习性选择最有效的陷阱类型。同时,在陷阱内部或周围安装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害虫的活动情况,如移动、取食等。这些传感器能够持续不断地收集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发送到中央处理系统。通过专门设计的手机APP或电脑端软件,实时查看这些数据,并获得害虫数量变化的动态图表和趋势分析。此外,中央处理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算法和模型,自动分析害虫的活动规律,提供及时的害虫发生预警和防治建议。这种监测方法结合了传统陷阱和现代传感技术的优势,不仅显著提升了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而且大幅降低了监测成本和技术门槛,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防治松树蛀干害虫。
4.2 加强生物防治
根据目标害虫的种类,选择具有高效寄生或捕食能力的天敌,如寄生蜂或捕食性昆虫,并建立专门的天敌繁育基地,对该区域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确保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天敌的生存与繁殖。在天敌繁育基地中,为天敌提供适宜的繁育条件,以促进其快速繁殖。需要注意的是,应定期对繁育基地进行消毒和清理工作,防止病虫害发生。同时,建立天敌种群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天敌数量、生长状况及繁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繁育策略。
当天敌的数量达到松树蛀干害虫防治所需时,可在松树蛀干害虫发生的关键时期释放天敌。释放前,对目标害虫的种群动态进行详细调查,以确定释放天敌的最佳时机和数量。在释放天敌时,应选择合适的释放方法,如将天敌直接投放到目标害虫的栖息地或活动区域,以提高其寄生或捕食害虫的效率。释放天敌后,需要对其防治效果进行定期评估。通过比较释放前后害虫种群数量、树木受害程度等指标,评价天敌的防治效果。同时,应密切关注天敌与目标害虫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天敌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天敌防治策略[4]。
4.3 加强化学防治
针对松树蛀干害虫,可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推荐使用低毒、长效且环境友好的u9NbODQazrb3IRsL+lKvzQ==化学药剂。根据松树蛀干害虫的发生情况、树木的分布等制订施药方案。对于小面积的虫害发生区域,可采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手动喷药,确保喷药均匀。在喷药过程中,应注意调整喷头的压力和喷雾距离,以保证药剂能够充分覆盖目标区域[5]。对于大面积的虫害发生区域,可使用无人机等进行施药。无人机施药具有效率高、覆盖均匀、节省人力等优点。在进行无人机施药前,需要对无人机进行详细的调试和校准,确保其飞行轨迹和施药量符合预设要求。同时,为避免药剂飘移对非目标区域造成污染,应选择风力较小、天气晴朗的时段进行施药操作。
4.4 加强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作为综合防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优势在于无化学残留、环境友好且操作简便。
1)针对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的特性,可以采用树干涂白与包裹技术,选用生石灰、硫黄粉、食盐、动物油脂、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涂白剂,于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均匀涂抹在松树树干距地面1.0~1.5 m处,特别注意树枝分叉处和树皮裂缝处,确保全覆盖。对于易受害部位,可额外包裹一层反光塑料薄膜,增强驱虫效果[6]。2)实施人工捕杀与虫道清理,利用智能监测数据定位害虫集中区域,于害虫活动高峰期(如夏季)组织专业人员使用铁丝钩、镊子等工具深入虫道,直接捕杀害虫,同时清理虫道内的木屑、虫粪,清理后的虫孔用水泥或泥土封堵,破坏害虫生存环境。3)根据害虫趋光性,在林间开阔地带或害虫频繁出没区域设置特定波长的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也可使用黄色或蓝色诱虫板对害虫进行诱杀,并注意定期更换诱虫板[7]。4)可以采用阻隔法防治害虫,选用无毒、耐腐蚀、透气性好的材料制成阻隔环或阻隔带,在树干基部或害虫可能入侵的关键部位设置,确保阻隔材料与树干紧密贴合、无缝隙,并定期检查维护。通过上述物理防治技术的实施,有效降低松树蛀干害虫的种群密度,减轻其对松树的危害程度,对于维护张家口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5 加强营林防治
通过实施营林防治技术,生态友好的方式长期控制松树蛀干害虫。例如,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进行树种混交种植,既能保证松树的主体地位,又能有效提升林分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增强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虫害的能力;进行全面的土壤检测和肥力评估,并根据土壤状况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以及精确配比的矿物肥,改善土壤肥力,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在2.5%左右,并将pH值稳定在5.5~6.5,为树木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抚育和修剪,去除弱枝、病枝和枯死树木,修剪量控制在树冠体积的15%左右,有助于减少害虫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还能促进树木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8]。通过实施这些营林防治技术,构建一个健康、稳定且抗虫害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为长期且生态友好地控制松树蛀干害虫奠定基础。
5 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发现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针对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为张家口市松树蛀干害虫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保护林业生态安全,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张家口市需要继续关注松树蛀干害虫的动态变化,不断完善和优化防治策略,为构建更加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徐强,曹丽君,马金萍,等.松树蜂形态及危害特点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40(2):299-305.
[2] 吴伟伟,乔海莉,郝恩华,等.入侵害虫松树蜂嗅觉共受体SnocOrco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模式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20,47(5):1088-1098.
[3] 徐凤.林业生态背景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张家口市黑龙山林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9):38-40.
[4] 郝金宏,郝思宇.张家口市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实践成效和策略思考[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2,45(2):11-13.
[5] 郝建清.河北省2022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和2023年发生趋势预测[J].河北林业科技,2022(4):56-60.
[6] 张勇,龙拓宇,杨芮.贵阳市松树蛀干害虫发生及防治对策[J].湖北植保,2024(3):57-59.
[7] 张文君.小陇山市林木蛀干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控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23(6):69-71.
[8] 周永春.园林绿化蛀干害虫防治技术探究:以天牛类蛀干害虫防治为例[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12):131-133.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