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甘肃省科技奖励评审系统的开发以甘肃省科技厅多年的评审经验为积累,同时分析了国家科技奖励平台的申报方法、评审流程,在对比分析了C/S架构与B/S架构的优缺点之后,基于目前主流的.NET框架技术和B/S架构进行研发测试并成功上线运行三年。本文对评审服务平台所运用的技术路线及方法进行了概述,以此为基础对奖励网络评审服务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构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规划了平台的基本功能。该系统实现了目前甘肃省科技奖励评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要求,满足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的全流程网络化评审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的评审效率和公平性。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科技奖励评审;B/S架构;.NET框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9-0088-03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evaluation system in Gansu province was based on the years of accredited experience of the Gansu province Sci.Tech. Department. At the same time,it also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the review process of the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Platform. Aft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S and B/S structures,based on the current mainstream .NET framework technology and B/S architecture,the Technology Award Evaluation System were conducted and successfully went live for three years. This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technical routes and methods used in the review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this,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reward network review service platform is built,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is constructed,and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platform are planned. The system has achieved the information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wards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work in Gansu province at present,and satisfies the needs of the major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workers for the process-wide assess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wards assessment work,and further enhances the evaluation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centive review work.
Keywords:computer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review;B/S architecture;.NET framework
0 引 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目前中国已到了一个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我国要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科技奖励大会的召开让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极大地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在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大趋势下,政务系统信息化、甘肃省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的网络平台化势在必行,需要在评审方式、评审流程、评审标准、评审管理方面去拥抱评审信息化、评审公平化、实现现代化。
甘肃省科技奖励评审系统以甘肃省科技厅多年的评审经验为基础,立足甘肃省科技奖励的现实评审要求为需求,基于目前主流的.NET框架技术,利用甘肃省计算中心已有的硬件设备,发挥甘肃省计算中心技术和资源优势,在云服务平台上配置运行科技奖励评审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扩展的灵活性。系统基本实现了目前甘肃省科技奖励评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要求,满足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的全流程网络化评审需求,科技奖励系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的效率,进一步保证了科技奖励工作的公平性。
1 甘肃省科技奖励系统概述
根据甘肃省科技厅和甘肃省奖励办的科技评审要求,利用甘肃省计算中心已有的硬件设备,在云计算平台上实现对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包含的甘肃省科技功臣奖、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甘肃省技术发明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甘肃省企业家奖、甘肃省企业奖等六个奖种的全程网络申报、专家遴选、网络评审;建立动态更新的基于甘肃省科技厅的奖励评审省内省外专家信息库,实现计算机按学科匹配项目和人工遴选并批量分派专家的机制;以甘肃省科技奖励历年的项目信息为基础库实现对当年申报项目的连续申报、多项申报等无效申报的查重功能;实现项目评审的三轮评审机制;实现多维度、多角度的评审统计工作,适时完成各项评审工作任务[2]。
2 系统技术路线
本系统是甘肃省科技厅的奖励评审应用系统,根据甘肃省奖励办和科技厅的相关要求,该系统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项目申报人员、评审专家、评审管理员。用户需求频繁变化,系统数据具有强交互性以及系统结构高度复杂,这对该系统的扩展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该系统采用基于.NET平台的B/S模式实现[3],ASP.NET三层架构技术使程序的后台程序代码与用户界面清晰地分开,三层架构之间的透明性使得各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大大降低,客户端提交的用户请求可在服务器端动态生成特定的数据表现形式,有效减轻了客户端的负载与压力,非常适合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4]。甘肃省科技奖励评审系统采用浪潮的云端服务器虚拟化系统,能够对系统底层物理资源进行虚拟融合、按需分配与高效管理,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和数据交互的灵活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上层业务提供持续的资源保障和可扩展的资源供应[5]。
3 系统的架构设计
甘肃省科技奖励系统紧紧围绕甘肃省科技厅的奖励评审系统,以申报——推荐——评审——汇总——公示为主线,按照面向使用对象和实际管理的需要,将系统功能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模块。
(1)专家在线推荐模块。主要负责形成甘肃省科技评审的专家库,评审专家库是甘肃省科技厅科技奖励综合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专家信息是甘肃省科技奖励专家库顺利运行的保障。在甘肃省科技奖励专家库建设中首要解决的是如何获取评审专家的个人信息并将数据入库以及如何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实时更新问题。
(2)项目申报模块。主要负责申报指标的分配下发、项目申报信息的在线填写提交、附件的上传保存以及项目的推荐受理。项目申报系统是甘肃省科技奖励评审系统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系统,主要将项目申报信息进行采集并保存在后台服务器当中。
(3)评审打分模块。主要面向评审专家,由专家在线对项目进行项目详细申报信息查看、项目打分、项目等级推荐以及填写推荐意见等。项目打分共分为四轮进行,包括项目网络初评、网络复评、网络终评以及项目异议重评。
(4)评审管理模块。甘肃省科技奖励评审的后台管理和维护系统,细分为专家分派模块、形式审查模块、打分管理模块、证书打印模块、后台统计模块等,是贯穿和链接专家在线推荐模块、评审打分模块、项目申报模块的核心系统。
4 系统数据库设计
科技奖励评审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系统研发员、上级委托和项目申报单位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和数据库的支撑环境来设计数据模式以及应用程序。在科技奖励评审系统中,信息需求表示的是科技奖励评审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及其结构,而处理需求表示的就是申报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处理,例如项目申请单位的项目申报材料、申报项目状态查询、专家等审批用户对项目的审批、系统管理员对各个项目的追踪和检索,前者是静态要求,表达了对数据库的内容及结构的要求,后者是动态要求,表达了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处理要求。
科技奖励评审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充分调研分析了现实系统的实际需求,使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与奖励系统的需求协调一致地结合起来[6]。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库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应用系统的成败,在科技奖励评审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如表1所示。
5 系统安全性设计
云服务平台通过防火墙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它通过在网络边界上建立相应的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以阻挡来自外部的网络入侵[7]。虚拟化技术的引入,使得云服务中心的网络边界变得模糊,除了在物理网络边界部署物理防火墙产品外,云服务平台的操作系统和系统使用的虚拟机也应具有相应的软件防火墙。
科技奖励评审平台的年度数据量较大,为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拥有了云端数据备份之后,同时在本地拥有另一份备份。传统的数据备份虽然在成本和部署上存在劣势,但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上,本地数据的备份系统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系统使用的备份策略为,在每年的甘肃省科技奖励期间每小时自动备份数据库,科技奖励全部工作结束之后对数据库整体进行备份,采用在物理机和云服务平台均保存有科技奖励系统数据的备份方式[8]。
6 结 论
省科技奖励网络评审系统的建设基于对系统需求的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科技奖励网络评审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并构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地投入使用,实现了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的全程信息化。该平台投入使用后,运行稳定可靠,使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为提高省科技奖励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及省科技奖励评审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省科技奖励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云服务平台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的硬件成本。虚拟机的迁移功能可以在硬件故障时快速迁移服务器系统,提高了系统运行维护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 朱聪杰.对政府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J].中国传媒科技,2006(2):63.
[3] 刘红梅.基于C/S和B/S体系结构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11):52-54+57.
[4] 姚晟,丁婧一.浅谈JSP与ASP技术的比较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191-193.
[5] 冯登国,张敏,张妍,等.云计算安全研究 [J].软件学报,2011,22(1):71-83.
[6] 冯艳.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及其性能优化分析 [J].软件导刊,2012,11(3):166-168.
[7] 朱近之,方兴,等.智慧的云计算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8] 林闯,汪洋,李泉林.网络安全的随机模型方法与评价技术 [J].计算机学报,2005(12):1943-1956.
作者简介:刘文杰(1989-),女,汉族,甘肃民勤人,研究实习员,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