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5-0109-03
0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在室内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植物花艺作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通过其生态功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然而,如何实现植物花艺与室内环境的和谐共生,既满足美学需求,又兼顾生态与心理需求,成为当前室内环境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室内植物花艺与环境共生的艺术表达,通过量化空间参数、人体感知与植物生理特性的匹配,实现美学与生态功能的协同优化。本文将从理论建构、设计策略、技术体系和可持续实践4个方面展开研究,希望为室内花艺布置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给室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植物花艺与室内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室内生活环境。
1室内植物花艺与环境共生理论构建
1.1概念解构
室内环境是由物理空间(长 × 宽 × 高)、室内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环境(自然光和人工照明)所构成的复合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同时也为植物的生长、花材艺术品的展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植物花艺是包括活体植物、永生花、干花、布艺花等材料所构成的艺术化重组作品,也包括盆景、乔木根艺、喷载灌木、花卉、插花作品以及利用上述各类结合装饰小物品进行组合创造的微景观。这些材料通过艺术家的创意设计,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构成了室
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花艺与室内环境共生关系表现为:通过光合作用、光照衬托、室内微气候的调节,让活体植物发挥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让其他非活体植物呈现多种氛围形态,实现环境优化美化。植物花艺不仅通过其色彩、形态美化了室内环境,还通过其生态功能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1.2交互机制
通过空间功能、人体感知、环境参数、植物花艺设计之间动态作用的过程和规则形成交互机制,了解室内花艺与环境之间的反馈循环、双向影响。
的设计研究所为一间长 8m ,宽 3m ,高 2.7m 的公共办公室,里面布满工位,且窗户为西向,下午光照强度很大。当工位之间摆上红色系列的永生花时,下午员工急躁度比没有摆装置时高30% ,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把永生花换成绿色的海芋和春羽,再增加遮光窗帘,通过植物花艺设计的生态介入来实现环境优化,员工整天都显得平和冷静,工作效率比没有摆放植物时高 20% 。对于灯光色温为2600K、面积为 的小型接待室,在桌面摆上一盆红粉系列的永生花,接待室的客人会显得心情轻松、愉悦。由此可见,空间功能与环境参数通过植物花艺设计对空间进行重构,人体感知对视觉舒适度和心理愉悦度进行反馈接收。
植物花艺设计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其在满足人们对美学的追求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视觉舒适度。通过精心挑选和搭配各种植物,植物花艺设计能够创造出和谐而美丽的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增添一抹亮色。此外,植物花艺设计还具有改善空气质量的生态功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为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空间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此外,植物花艺设计还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通过创造一个美丽和宁静的环境,帮助人们调整心理状态,达到一种平和与放松的状态。
环境参数和人体感知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两者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融合。在环境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人体可能会产生不适感,而通过精心设计的花艺,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从而缓解这种不适。例如,通过在室内空间摆放一些能够净化空气的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高了空气质量,进而改善了人体的感知体验。相反,优美的环境能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这种积极的感知体验又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利用植物花艺设计来优化环境,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和心理需求,从而创造出一个既美观又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空间功能导向的设计策略
2.1居住空间引导情感疗愈型设计
结合人的生理需求,卧室尽量采用景天酸代谢(CAM)类植物来改善睡眠质量。这类植物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睡眠环境,例如,虎尾兰夜间释氧量为 。而厨房可配置香草类植物抑制细菌滋生。例如,罗勒醛类物质浓度 0.07mg/L. ,不仅能够为食物增添风味,还能够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厨房中的细菌生长。
在不同的空间使用不同色系,可起到心理干预的作用。色彩矩阵实验表明。客厅空间的色系为黄绿色(Y30G70),人的焦虑指数可降低 24% ;书房空间的色系为蓝紫色(B50P50),人的焦虑指数可降低 38% 。通过色彩心理学研究,发现特定的色彩组合能够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绿色和蓝色的组合能够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笔者家中有一个由多种蕨类、兰草类植物组成的 大型生态缸,单位面积
吸收量为
年,配合光合有效辐射(PAR值)为200μmol/(m2·s)的智能补光系统,使干燥环境中粉尘浓度下降了 41% 。结合雾喷系统,将空气温度提高了 15% ,减少了因空气干燥造成的呼吸不畅问题。这种设计不仅美化了居住空间,还有效改善了整个室内的空气质量,提升了居住者的健康水平。
2.2办公空间引导效率提升型设计
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研究,以笔者办公室为例,采用 20% 绿叶占比 +5% 暖色花卉的桌面组合,使眼肌调节频率降低17次/h,有效缓解了视觉疲劳。这种设计不仅美化了办公桌面,还能够有效缓解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视觉疲劳。而通过将线状花材(绿萝) 倾斜摆放,引导视线聚焦效率提升 23% ,可大幅提升注意力。通过植物花艺设计引导视线,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集中力。
通过对32家企业的对照实验,发现绿植覆盖率大于 15% 的办公室,员工工作效率提升 19% 。这表明,适当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美化办公环境,还能够显著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间歇性自然香氛(柠檬烯浓度为0.05mg/L) 使会议决策速度加快 14% 。自然香氛能够营造出更加轻松愉悦的办公氛围,有助于提升决策效率。
2.3商业空间引导价值转化型设计
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商业空间的花艺设置对消费者消费行为有直接影响。例如,东京银座某商场运用显色指数(CRI)大于95的反射式LED照射永生花艺,使客单价提升 22% 。通过艺术化的照明设计,商场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美学价值,还成功地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过色彩经济学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商业空间的色系对促进消费者停留消费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空间花艺的价值转化。另外,空间花艺装饰的维护不仅营造了购买氛围,还可降低维护成本,达到环境空间与植物花艺的和谐共生。例如,重庆光环中心通过雾化系统维持热带花材鲜活度,运维成本降低 37% 。这种创新的维护方式不仅保证了植物的鲜活,还有效降低了长期的运维成本,让游客停留时间高于其他商场 40% 以上,使空间氛围的营造长期、稳定、可持续,促进商业价值的转化。
3环境适配技术体系
3.1色彩量化匹配
不同功能空间会采用不同色相、明度、饱和度的色彩来引导人的视觉和心理感知,因此,需要建立Munsell色彩系统与空间功能的映射关系表,如表1所示。

3.2空间耦合设计
黄金分割是确定花艺设计构成比例的重要手段,插花或者种植配置活体植物时,花艺高度控制或者容器选择应遵循黄金分割原则。花艺高度=0.618×空间净高(花器与花艺的高度),当花艺与容器高度基本相同时,空间净高 花艺净宽,实际操作中,控制在2/3左右即可。遵循黄金分割原则进行花艺设计,能够使花艺与空间的比例达到最佳状态,创造出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在花艺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负空间的控制,适当留白,留白比例不小于 30% ,保障呼吸感。适当的留白不仅能够避免视觉上的拥挤感,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思考和休息的空间[4]。
将线状鲜切花花材 倾斜,所产生的动态张力指数提升1.8倍。这种设计手法可有效地吸引人们的视线,增加空间的动态感。团状花艺直径与背景墙比例为1:3时视觉舒适度最佳。通过精确的比例控制,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3.3智能交互装置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目前出现了多种智能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利用这些智能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温度以及干湿度,为活体植物花艺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室内雨林缸安装智能控制喷灌系统,可自动调节苔藓墙灌溉量,将其控制在 ,确保植物得到适宜的水分供应,同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室内雨林缸安装喷灌系统还可以营造出身处自然的氛围,特别是在快节奏的时代,为奔波一天的上班族营造了惬意、自由、放松的环境。
在商场内,将智能照明动态灯光的色温调整至2700~6000K,根据商场的运营时间和人流密度变化,创造出更加舒适和节能的照明环境。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空间内的人流密度自动调节花艺区光线的色温和亮度,植物花艺会随着色温和亮度的变化而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商场开门时,花艺区呈现出 4500~ 6000K的高色温,以突出商场各区域的花艺质感,可快速引导购物者进入商场。随着人流的增加,花艺区又逐渐形成3000~4500K的中色温,营造更活跃的氛围。临近商场关门时段,花艺区逐渐变成2700~3000K的低色温,营造出温馨、放松的购物环境。
4可持续实践路径
4.1材料循环体系
植物花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体现在花艺材料的使用上。例如,目前常用的生物基复合材料菌丝体生长支架、菌丝体绿植盆、纸浆育苗盆等,不仅绿色环保,可降解,还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抗压强度高。与植物组合成艺术品,可置放于办公桌、餐桌、会议室、商场等空间,有美化环境、调整身心的功能。此外,玩具、饮料瓶、食物容器等材料,大自然中的异形枯枝、枯根等,这些都可作为花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做容器、装置小品等。将这些材料循环利用,与花材相结合,形成室内独特的花艺品。
4.2数字李生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应用大量的模型软件、效果图软件、制图软件,结合人工智能(AI)模型进行方案分析与预演。还可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与虚拟现实(VR)进行方案预演,光环境模拟,Dialux计算照度均匀度U0≥0.7。通过数字李生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对室内光照环境进行模拟,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利用scSTREAM软件对室内空气流场进行分析,通过流通动力学验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扩散效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可以对室内空气流动和污染物扩散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室内环境设计。
5结语
室内植物花艺的环境适配设计,本质是通过量化空间参数、人体工效数据与植物生理特性的精准匹配,实现美学表达与生态功能的协同优化。未来应加强跨学科研究,在植物材料界面科学方面,开发超疏水抗菌叶面涂层,以进一步提升植物花艺的生态效益和美学价值;在智能响应系统方面,研究基于脑电图的情绪反馈照明,利用脑电波技术,开发出能够根据人的情绪状态自动调节照明的智能系统,进一步提升空间环境的舒适度;在植物生命周期评估研究方面,建立植物生命周期评价数据库,通过对植物生命周期进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植物花艺设计对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段晓鹃.花艺绿植在不同室内陈设风格中的应用[J]花卉,2016(8):1-2.
[2]徐馨.绿色植物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天工,2022(26):48-50.
[3]姬婕.架构花艺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42(17) :125-127.
[4]刘艳姣.浅析花卉装饰在室内中的运用[J].花卉,2018(22):306-307.
[5]本刊编辑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J]环境保护,2024,52(增刊4):11.
作者简介:欧治娟(1982一),女,汉族,重庆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
通信作者:胡俊峰(1981一),男,汉族,云南曲靖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