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翠冠梨的性状表现与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邓军波,黄昌武,刘道贤,彭曼君

[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北荆门 448000]

翠冠梨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培育的早熟梨品种,于1999年通过审定。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稳产[1]。2016年底开始指导湖北省沙洋县曾集镇孙店村实施翠冠梨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4年生翠冠梨每666.7 m2产量达1 400 kg,3.3 hm2(50亩)销售收入28万元,带动8名贫困户务工增收6万余元,顺利实现脱贫,村集体增收15万元。现总结翠冠梨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1 翠冠梨性状表现1.1 植物学特征

翠冠梨树干较直立,中心干明显,骨干枝分枝角度中等。一年生嫩枝绿色,新梢尖端红色,茸毛中等;成熟枝深褐色,叶芽节间距3.2 cm。叶片卵圆形,宽厚浓绿,叶基钝圆,叶尖锐尖,叶缘锯齿稀、浅,叶芽小,呈三角状。花白色,5瓣,花径4 cm,雄蕊19~23枚,雌蕊1枚,淡黄色。

1.2 生长结果习性

翠冠梨树势强健,剪口芽、接位芽、上位芽抽生枝条粗壮;4年生树干径5.6 cm,冠幅2.2 m×2.3 m。萌芽率高,剪口下多能抽生2~3条长枝,成枝力强。花芽易形成,花量中等,坐果率高,无明显大小年现象。一般短枝芽及中长枝顶芽与中上部芽抽生枝当年即可形成花芽。长、中、短果枝均能结果,幼龄树以长果枝结果为主,成龄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花量中等,自花不育,需配置授粉树。

翠冠梨早果性好,每朵花都能结果,丰产稳产。苗木定植第2年即可结果,第3~4年株产8~18 kg,第5~6年进入盛果期,株产可达25 kg以上。

1.3 果实经济性状

翠冠梨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96。单果重230~260 g,大果450 g(图1)。果皮黄绿色,光滑细薄,有少量锈斑,果点上稀下密,果肉白色,不易褐变,肉质细嫩松脆,无渣,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3%,品质上等。果梗长4.1 cm,粗0.3 cm。

图1 翠冠梨的果实性状

1.4 物候期

在湖北省沙洋县,翠冠梨2月下旬根系开始活动,3月上旬萌芽,3月中旬展叶。初花期3月中下旬,盛花期3月下旬,终花期3月底4月初。新梢3月下旬开始生长,6月上旬停止生长;果实可食成熟期7月中旬,完全成熟期7月下旬,果实生育期105~115天。落叶期11月。

1.5 抗性

翠冠梨适应性强,在山地、丘陵、平原均能种植,生长良好。较耐高温干旱[2]。对梨锈病、黑星病、黑斑病抗性较强。在夏季高温湿热气候条件下,对裂果抗性较差。

2 栽培技术要点2.1 苗木选择

选择嫁接口以上干高100 cm以上,嫁接口以上5 cm处干径1.0 cm以上,无损伤,须根多,无检疫病虫害的健壮翠冠梨苗。配置授粉树注意避免用具有父本亲缘的品种[3],可用圆黄、清香等品种做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树比例为3~5∶1。

2.2 园地选择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周边5 km范围内无桧柏、龙柏等柏类植物的地块建园。

2.3 起垄定植

在前一年冬季,建园地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作物秸秆混合猪、牛、羊、鸡粪等),每666.7 m22 000 kg、硫酸钾复合肥(15-15-15)100 kg,机械旋耕与土混合均匀,用挖机开沟起垄,垄高30~40 cm、宽1.5 m,沟宽2.5 m,行距4 m。春季梨苗萌芽前在垄上挖40 cm见方的定植穴,对梨苗根系进行修剪后,按株距3 m进行栽植,要根系舒展,扶正苗木,边填土边提苗、踏实,嫁接口略高于地面。做直径1 m的树盘,浇透水,覆盖地膜或稻草保墒。

2.4 树形管理

翠冠梨宜采用三主枝开心形树形(图2),主干高60~70 cm,树高2.5 m,无中心干;主枝基角65~75°,主枝间距约15 cm,每个主枝着生侧枝3~4个,主、侧枝上配置结果枝组。行间留0.8~1.0 m宽的作业道,株间允许15%交接,树冠覆盖率85%左右。

图2 翠冠梨三主枝开心形树形

定植第1年。新栽植梨树于发芽前定干,高度80 cm左右,剪口下第1个芽留弱芽,第2、3个芽抹除,第4个芽以下自然萌发。抽生的新梢保留3个方位适宜、长势强的做主枝培养,其余枝梢及时抹去或摘心。9月主枝拉枝开张角度至65~75°,促使侧枝生长,快速扩大树冠。冬季主枝留60~70 cm短截,修正主枝延长方向,确保其顶端优势。

定植第2年。及时抹除背上芽、骨干枝基部20 cm以内的所有萌芽以及剪锯口周围不可利用的萌芽。主枝上选取部位、角度适宜的枝培养侧枝,侧枝间距30~40 cm,与主干成45°;其余枝条通过摘心、拉枝、拿枝等技术培养成结果枝或辅养枝。在缺枝部位可刻芽促枝(在芽上方0.5 cm处横刻一刀深达木质部、宽度为枝周长的1/3~1/2,当刻芽后所发新枝长20 cm左右时,用竹签支撑或开角器开角,与主干呈70°),以增加枝量、扩冠成形(图3)。随时修正主枝和侧枝开张角度。冬季对主枝、侧枝短截,培养延长枝,扩大树冠;疏除直立强旺枝;其余枝条轻剪长放,促进花芽分化。

定植第3年。及时抹芽。继续培养侧枝,每主枝着生侧枝3~4个,基本形成树形骨干。生长季对主枝、侧枝外的枝进行摘心、拉枝、拿枝,培养结果枝组、预备枝和辅养枝;拉枝后长出的直立枝和强旺枝及时从基部疏除,保留中庸枝和侧生枝。冬剪时短截主枝、侧枝,修正主枝和侧枝,开张角度。

4~5年生树。及时抹芽。当新梢长到20~30 cm时,除主枝和侧枝延长枝外进行摘心,5月拿枝,6月中旬起可拉枝,继续培养结果枝、预备枝和辅养枝。冬季对主枝、侧枝短截;更新结果枝组,疏除短果枝,中长结果枝去强留弱。

图3 翠冠梨三主枝开心形树形及牙签开角

2.5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提倡行带覆盖、行间套种模式。行带树盘覆盖松针、锯末、农作物秸秆等,厚度5~8 cm,与根颈部位保持10 cm距离。行间套种花生、毛豆、三叶草、苜蓿等矮秆豆科类植物。

施肥管理。提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平衡施肥,不宜用硝态氮肥。①基肥。重施基肥,以秋施最好,多施优质有机肥。落叶前结合扩穴改土,每666.7 m2施用腐熟农家肥2 000~4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40~80 kg,幼树用量酌减。采用环状沟、对称沟施肥,沟宽40 cm、深50 cm。②追肥。萌芽前,以速效氮肥为主。定植后第1年每666.7 m2追施尿素6~10 kg,间隔2~3周施用1次。初结果树,追高氮型硫基复合肥20~30 kg。盛果期树追高氮型高塔硫基复合肥30~50 kg。缺肥的梨园需在谢花后施用平衡型复合肥,如硫酸钾复合肥(15-15-15)10~20 kg。果实迅速膨大前(5月下旬),施用高氮高钾型高塔硫基复合肥50~100 kg。③叶面施肥。生长季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间隔10 d左右喷1次,连喷2~3次[4]。

水分管理。梨树在开花前、落花后、春梢停长前、秋季采果后、冬季封冻前若土壤缺墒,需浇水。采收前后浇水可结合施基肥进行,封冻水浇足浇透。

2.6 花果管理

翠冠梨生理落果现象不明显,坐果率高,有串状结果习性,需疏花疏果,保持高产稳产优质[5]。

保花保果。每666.7 m2梨园摆放1~2箱蜜蜂,或盛花期用水10 kg+花粉10 g+硼砂30 g+尿素30 g配成混合液喷施,进行辅助授粉。

疏花疏果。①疏花。开花期可按果距20 cm左右的标准抹去过密花序,疏花要疏弱留强、疏小留大、疏下留上、疏内留外。花量少的年份或者气候异常情况下可不疏花,以疏果的方式调节产量[6]。②疏果。以目标产量、单果重确定留果量。疏果宜早,分2次进行,留大疏小,留好疏劣,及时疏去病虫果、畸形果、劣质果、过密果。第1次疏果在谢花后15 d左右进行,每花序选留1~2个中位优质果(花序轴上第2序位花的果)。第2次疏果于谢花后30 d左右进行,每花序留1个果,保留果形正、果柄粗长的果实,果距20 cm左右。树冠中部多留,枝梢先端少留,侧生背下果多留,背上果少留。第2序位果果形端正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应尽量多保留(图4)。

果实套袋。翠冠梨品质优,但果面易有果锈。套袋可显着提高无锈果和少锈果比例,增加果面光洁度,改善果实外观色泽,减小果点直径,并能有效预防梨小食心虫危害果实,有利于提高商品价值。选用双层透光蜡纸袋效果最好,也可用黄色塑料袋、外黄内灰白双层纸袋。套袋在谢花后25~45 d进行。套袋当日喷1遍1 000倍10%苯醚甲环唑或700倍80%代森锰锌+10%吡虫啉2 000倍液,药液干后套袋。

铺反光膜。梨果实迅速膨大期,沿行向铺设银色反光膜,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

2.7 病虫害防治

危害翠冠梨树的主要病害有梨锈病、轮纹病、黑斑病等,害虫有蚜虫、梨瘿蚊、梨实蜂、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刺蛾等。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推荐挂杀虫板、杀虫灯、迷向丝和释放赤眼蜂等综合防治害虫。

冬季清园。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清除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残存病虫果,剪除病虫枝,刮除老粗皮,集中烧毁或深埋,并进行树干涂白,消灭越冬病虫源。2月底3月初,在萌芽前全园喷1遍3~5°Be石硫合剂。

图4 翠冠梨疏果

开花坐果期。重点防治梨实蜂、梨木虱、梨瘿蚊、蚜虫、梨锈病。3月中下旬,每666.7 m2悬挂15片黄色粘虫板防治梨瘿蚊和梨木虱;悬挂10个梨小食心虫诱盆防治梨小食心虫。3月下旬,梨树展叶后20天内喷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次,防治梨锈病。4月初更换悬挂黄色粘虫板,防治梨实蜂、梨瘿蚊、梨木虱和梨蚜虫。谢花后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5%三唑酮500倍液,防治梨瘿蚊、梨木虱和梨蚜虫,预防梨锈病,摘除梨茎蜂危害嫩梢。

果实膨大期。5月上旬,喷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 000倍+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防治梨瘿蚊、梨芽虫和黑斑病、炭疽病。6月中下旬,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或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10%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或2.5%功夫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黑斑病、黑星病、梨小食心虫、吸果夜蛾等。

果实成熟期。采收前喷施0.3%多抗霉素水剂1 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采收后喷施80%波尔多液粉剂800~1 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防治刺蛾、叶蝉、螨类、早期落叶病、枝干腐烂病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