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不断更新:https://www.acghua.com/
网站地址

山东省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生及危害情况调查

范昆,付丽,武海斌,公义,刘建功,曲健禄

(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2.临沂市兰陵县农业农村局;3.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

核桃(JuglansregiaL.)又名胡桃,是胡桃科胡桃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国重要的木本粮油战略树种[1]。山东省核桃栽植品种以早食核桃为主,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因种植管理经验缺乏、反常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生日益严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核桃病害,由Xanthomonasjuglandis(Pierce)Dowson菌引起,主要危害核桃的果实、叶片、嫩梢、芽及枝条,受害果实变黑、腐烂、坏死和早落,果仁干瘪,出仁率和含油量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给核桃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2]。笔者对山东省核桃主产区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防控对策建议,为科学高效监测防控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地概况

调查地有5处,分别是山东省泰安市道朗镇、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芍药山乡、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下营镇、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

山东省泰安市道朗镇。试验地属山地,土壤为砂质中性壤土,水肥条件及管理水平较差。供试核桃品种为辽核1号、香玲,种植面积40hm2,树龄10~20年生,株高4~6m,株行距3m×5m,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历年发生较重。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试验地属平原地,土壤为中性壤土,水肥条件及管理水平中等。供试核桃品种为香玲,种植面积5hm2,树龄10年生,株高4~6m,株行距3m×4m,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历年发生较重。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芍药山乡。试验地属丘陵地,土壤为中性壤土,水肥条件及管理水平一般。供试核桃品种为香玲、辽核4号,种植面积25hm2,树龄12年生,株高4~6m,株行距3m×4m,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历年发生较重。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下营镇。试验地属平原地,土壤为中性壤土,水肥条件及管理水平中等。供试核桃品种为香玲,种植面积50hm2,树龄10年生,株高4~6m,株行距3m×4m,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历年发生较重。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石墙镇。试验地属平原地,土壤为中性壤土,水肥条件及管理水平中等。供试核桃品种为香玲、清香,种植面积30hm2,树龄10~20年生,株高4~6m,株行距3m×4m,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历年发生较重。

1.2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调查

症状观察。2018年4月底到 10月底,定点、定株、定时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进行系统观察,记载和描述从显症到病害停止发生等不同时期果实、枝条、叶片的症状特点。

发生规律调查。定点、定株、定时调查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调查按5点取样法,即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每点选择5株核桃树,于4月30日开始监测果实黑斑病发生情况直到核桃采收,间隔7天调查1次。调查区域不施用农药。

危害程度调查。定点、定株调查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危害程度、用药历史及品种,7月2日调查每株树的总果数和病果数(包括树下由细菌性黑斑病造成的落果),计算病果率。

2 结果与分析2.1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病症状

山东省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一般从5月上旬至8月下旬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果实、叶片、枝条,果实受害最严重。幼果受害后,果面上出现微隆起的黑褐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黑斑,无明显边缘,周围呈水渍状晕圈,严重时病斑连片、凹陷、果实畸形(图1,图2)。

果壳未硬化时,病菌可扩展到核仁,导致全果变黑腐烂,并出现早期脱落现象;果壳已硬化的果实,病菌则只侵染外果皮,但核仁生长发育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片受害时先在叶脉及叶脉分叉处出现近圆形及多角形的黑褐色小斑,外缘呈半透明油渍状晕圈,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叶片皱缩、枯焦。枝条新梢受害时呈暗褐色小疱疹,并迅速扩展为块状溃疡,严重时环枝条一周,形成枯梢,受害新梢在来年的病斑部位附着白色沉淀,这是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危害枝条后鉴别的典型症状。

2.2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田间发生规律

由图3可知,5个核桃主产区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均5月上旬开始发病,但初发病时间稍有不同,新泰汶南镇、费县芍药山乡、泰安市道朗镇均为5月7日始见病斑,邹城市石墙镇5月14日始见病斑,昌邑市下营镇5月21日始见病斑,各地区病果率较低,属于零星发生,病害扩展速度缓慢。随着田间降雨量增加、气温上升,各地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病率均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自7月中下旬开始核桃炭疽病发病日趋严重,细菌性黑斑病发生平缓且与炭疽病混合发生直至采收。

2.3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危害程度调查

由表1可知,仅昌邑市下营镇用药较为合理、机械化程度高,其病果率在14.5%,其他4地粗放管理的园区病果率均较高,泰安市道朗镇、新泰市汶南镇病果率分别为40.0%、39.5%,且前期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后期和核桃炭疽病菌交叉侵染,加速核桃青果变黑的速度,8月底收获季节基本绝产(表1)。

2.4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防治措施

防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选用最适合的农药品种预防用药,兼防后期病害。二是严格按照药剂标签推荐浓度正确使用。三是安全用药。四是合理混配,扩大防治谱,降低抗性发展风险。五是交替使用药剂,降低抗药选择压。六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协调运用其他农业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延长杀菌剂品种的使用寿命,最终把病害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提高产量,改善品质[3]。

表1 2018年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危害程度调查

调查发现,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初发病期在5月上旬。因此,4月中下旬是关键防治时期,可选择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可杀得3000(46%氢氧化铜)、辛菌胺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建议每10~15天喷药1次,连喷2~3次。如果核桃细菌性黑斑病防控不利,会加重核桃近成熟期炭疽病的侵染及发病程度,两种病害混合发生,会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3 小结与讨论

核桃作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近年来核桃栽培由山岭瘠薄地粗放管理向平原集约化栽培管理转变,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细菌性黑斑病的危害程度也逐年加重[1]。在山东济宁、泰安、临沂、潍坊等地的系统调查发现,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生极其普遍,园片发病率100%。5月初开始发病,发展较为缓慢,6月下旬至7月中旬随着田间降雨量的增加和气温上升,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病率达到高峰期。

山东省核桃种植老园区多数在山区、丘陵或土壤贫瘠地,果农观念陈旧、粗放管理,甚至没有病虫害防控意识,用药量、用药次数、防治方法、用药水平差异较大,导致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病率高达40.0%。若核桃生长前期细菌性黑斑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后期则加重核桃炭疽病菌的侵染和发生,加重核桃青果变黑腐烂,至8月底收获季节核桃基本绝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核桃属小宗特色经济作物,2011年国家林业局将核桃列为国家重点经济树种之一,核桃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4]。但生产上,缺乏合法登记农药的推荐使用,果农无药可用、乱用未登记农药的情况多有发生,且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严重滞后,因此,化学防治药剂的研究及登记、推荐药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技术、保障核桃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关阅读